从前,读心理学时,老师说,人有两个阶段会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哲学问题,一个是青少年时期,一个是中年时期。如今,我只同意前一半,会思考人生终极问题、哲学问题,还有一个阶段,就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时候,是即将准备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可以对一生进行回顾、总结和思考的时候。
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写于07年,时年九十六岁,她躺在医院病床上,就着了魔的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出院回家后,她与老、病、忙斗争的过程中,写下这本自问自答的《走到人生边上》。
这本书分为正文和注释两个部分,站在人生边缘边缘上的智慧老人,向后回望走过的岁月,大胆地向前看,去探索那个永远无法验证无法证实的终极问题,人的灵魂,人的命运,人生的价值。
我怀着尊重、好奇的心态小心翼翼地阅读,我想以我四十多年并不丰富的人生尚无法真正体会和认知,我索性倒过来,先读注释。注释读起来非常轻松,如先生一贯的散文风格,回忆了生命中的一些人物、事件、思考。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自述》,是真人真事,但比小说离奇,读着我刻骨地悲凉,又刻骨地无奈,仿佛回到读余华的《活着》的感受,那种生活的苦,离我那么遥远,但又那么真切和真实,秀秀的一生,那无关紧要的一生,风雨飘摇的一生,吃尽了人生的苦,命运要给她什么?她的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尘世中又多少这样被造化捉弄的悲惨命运呢?
我再读正文。这是一个百岁老人的思考,是属于她的,无所谓对错,无关信仰和宗教。一、关于神和鬼,这是无法证实的,也是无法得知的,身后的事,谁也不知道,但先生提出,不能因为无从证实,就认为“没有”。二,关于人的问题,人是有灵魂的,有个性的,有本性的;灵与肉既有矛盾,也有斗争,经过斗争,灵与肉是统一的;三、关于命与天命,人生是有命的,命由天定,命好比船,运好比河,船只能在河里走,但船上有个我在做主,是人的个性。四、人是万物之灵,人虽然渺小,虽然短暂,但人能修身,能够自我完善。五、人生本苦,人生需要锻炼,需要修炼,修炼自己的灵魂。
读完正文,似懂非懂,但再结合理解注释,注释里的人、事、思考都有了更深的意味,劳神夫不仅仅是一个故人,还是一个有着本性的人;秀秀的命运,命不好,运也差,人还是有天命的....
一个百岁的智慧老人走在人生边上的思索,一定是没有其他目的的,但对我们尚处在人生俗世中的人来说,究竟能够理解多少,同感多少呢?年纪越大,经历得越多,我越唯心,越小心,我愿意相信,三尺之上有神明,相信有灵魂,相信命运,也相信有自我,人生值得,人生有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