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
——木心
陶渊明真的只是一位隐士吗?
在东晋社会昏暗动荡的现实面前,他退入南山,种田饮酒,布衣敝履,以达观的心态写出大量田园诗篇,被后世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如果陶公仅仅为避世远祸,独善其身,那又如何让千百年后众多英雄豪杰为他而感动?
先来看看历代名士对陶渊明的评价: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很多词里都写到陶渊明,可谓惺惺相惜、视为知己。他在《水龙吟》中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这是说在梦里见到了陶公;“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他说,我相信陶渊明老先生从未死去,因为他的诗到现在还能够给我强烈的感动,令我感受到他那凛然正气和强大的生命力。而在《念奴娇》中,辛弃疾更是以“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陶公千古一人的赞颂。
南宋另一位爱国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于五岭坡兵败被俘,宁死不降,其间发出“王济非痴叔,陶潜岂醉人。得官须报国,可隐即逃秦”的感慨。文天祥与陶渊明所处时代和经历的相似性,使得他既有陶公退隐山林的情结,更具陶公“千里虽遥,孰敢不至”的报国情怀。
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特地拜访陶公故居,在《访陶公旧宅》中写道:“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并且爱屋及乌地说“每逢陶姓人,使我心依然。”
苏轼更是逐首追和陶诗一百零九篇,以“不甚愧渊明”自许。
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先生,亦敬重陶渊明为人,赋诗曰“每寻高士传,独叹渊明贤。”又曰“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
鲁迅先生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
后世对陶公的高度评价无法尽数,这不仅仅因为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更因为他刚正不阿、固穷守节、淳朴率真的品格。读历史,读诗文,读后人的评说,一个真实的陶公早已呈现在人们面前:非但不消极,还很积极!心怀报国之志,隐中欲仕,直至暮年仍壮怀不已,这才是真正的陶渊明。
这里不得不说到陶渊明的出身。据《晋书》、《南史》记载,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开国名将陶侃,南征北战,屡立奇功,官至大司马;母亲孟氏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家也算得上名门望族。可惜陶渊明八岁丧父,家道没落,孤苦无依。但他自幼受儒家教育,心怀“猛志逸回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因此二十岁时便开始走入仕途。
陶公四十岁辞官归隐,忧于衰老将至,壮志未酬,遂写出《荣木》:“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又云:“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荣木”即木槿花,形容美丽而短暂的人生。陶公以此诗自省,人生如寄,当发奋图强;又以此诗自责,自己曾废学而乐饮;更以此诗自勉,我今四十无功名,振作精神不足惧。千里路途虽遥远,怎敢畏难而不至。
《荣木》足见陶公的进取之心、功业之志。自幼深受儒家熏陶的陶渊明,从未放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既怀有报国之梦,又为什么辞官隐居呢?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内部四分五裂,对外连年北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陶渊明不幸生存在这个历史的交界点,政权昏庸腐败,贵族们飞扬跋扈,草菅人命,甚至有将痰吐在随从嘴里的上流社会时尚。出身没落士族的陶渊明,几次出仕均为低级官吏,既想一展宏图、承继家族保家卫国的伟业,又极度厌恶官场的污浊,眷念家乡的田园。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之下,陶公几度辞官,又几度再次出仕。
直到四十岁时,陶公再次出仕任彭泽县令。当时郡官派督察来见他,县吏提醒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遂写下《归去来兮辞》, 辞官离开。从此,不为五斗米折腰传为蔑视权贵的千古佳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透过《归去来兮辞》,可以看到陶公对官场的认识。他终于看穿了官场恶浊,从仕绝不可能成为报国的手段。他更不愿为谋生而同流合污,迎合官场,认识到仕途即迷途,幸而践之未远,回头不迟。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诗仙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正是效仿陶公“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
陶渊明去世后,他的门生私谥他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就是说他有坚贞的节操。其实陶公的一生苦难重重,命运从未青睐过他,隐居后的生活更是艰难困顿。但他于稼樯之间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平民的疾苦,诗文中除了琴酒田园,也不乏反映人民痛苦与灾难的文字。在繁重的劳动中,在贫苦的生活压力之下,他仍固守高洁的情操,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对人生、对世界充满和谐美好的理想,最终没有向残酷的现实屈服。
忠于故国,烈烈风骨,是为陶公第二面。
关于陶渊明,我还写了:
夜读陶渊明(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