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心理咨询师职业化的思考

作者: 漢回一家 | 来源:发表于2016-07-06 01:22 被阅读178次

    1

    我大概是在13年的时候参加了那年5月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因为双学位在华师,所以报名也是学校统一组织代为办理的,培训课和周末的双学位课程本身多有冲突,除了特别感兴趣的课外,基本都逃掉了。不过也实在太忙,那段时间本专业考试也一门接一门的过来,压力大时间却很紧。记得考试当天的下午,本专业还要考一门功能材料还是什么课的,现在想想当时也是蛮拼的。考试的头天下午,几个一起报名的同学组织了一次集体复习,就这样算是好好复习了一次。第二天一大早就坐车去很远的一个考点(好像是在某职业技术学院)参加考试,想想都觉得紧张。记得来参加考试的人很多,像任何一场职业证书考试一样,还有很多专程从外地赶到武汉考试的。事后知道,武汉当地考证的成本很低,很多外省考证的难度和报名费用出奇的贵,很多培训班因此组织考生跨区域考试,顺道组织下一日游。(最近还在刚朋友说这个算不算生财有道)

    2

    拿到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毕竟这也算是人生中最贵的一张证书了,500元。比起日后跟很多人聊起来考证花了几千甚至近万的费用相比,学生时代在华师报名考的这一张,实在是性价比高得惊人,当然考试的时候发现还有比这个更低的费用的,也是感叹,这个咨询师证书的市场还真是……鱼龙混杂。就学生时代的人而言,考咨询师证书和任何一场普通的考试似乎没有什么太大分别,也无非是那些题,那些知识点。我离真正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日子还有很多路要走,咨询师职业化要走哪些路呢?

    一般咨询师需要先通过职业证书考试,取得心理咨询师证,并持续接受个人体验,接受督导,咨询实习,不断地学习成长,才能慢慢积累个案成长到经验丰富。这些都是通常意义上的判断标准,以前我也认为这些标准是必须的、必要的,也一直向着这方面努力,也会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很多欠缺,需要提高。毕业两年,当年那些一起学习心理学的小伙伴,除了少部分真得选择继续读心理学的,大部分都迫于生活,迫于现实,选择了改行。小伙伴说羡慕我可以一直有所坚持,我笑着说,其实我们都可以选择坚持。

    3

    谈完了考证的easy和坚持下来的极小概率,终于要开始谈到咨询师职业化的问题了。在《论人的成长》一书中,罗杰斯提出了一个关于废除心理咨询师职业化程序的挑战。他提到说,职业化程序的初衷是为了能够有方法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的人。但我们看到的事实是:

    1)证书的标准设置,它总根据过去的经验,这是一种固化,把职业固化在过去的形象中。实际上这一点和很多职业化的现状是一致的,我们用什么来考核呢?又谁能足够聪明成为考核者?这个人拥有十到二十年的经验,显然我只能从中得知,他是从十到二十年前开始接受训练,除此之外,似乎也并不能得知什么。DSM已经发展到第五版并好多年了,然而很多咨询师或者考题里依然沿用的是DSM-4的标准,这种滞后性是无奈的妥协吗?

    2)获得证书的人也未必报持良好的助人动机。很显见的是,很多人都知道证书并不代表能力,尤其国内这种所谓劳动部颁发的证书,其含金量简直不值一提。相比之下注册系统的咨询师可能稍微好一点,当然这并不是这一点想要谈的重点。重点是即便有证书,也未必有良好的助人热情和称职的能力。罗杰斯在书中提到一个例子,说他接触到的热线工作者,这些人通过接热线电话处理类似吸毒、早期自杀、婚恋事件等所有类型的个人问题。这些人大部分仅仅是大学生或者刚超过大学生的水平,在只接受了极少的高强度的训练后就上岗。虽然我们知道在很多危机的场合,这些人运用的技巧和判断实在让一个专业人士汗颜,用传统的标准衡量,这些人确实是完全“不合格”的,但罗杰斯也不得不是,总的来说,这些人既热忱也称职。反而是某些获得证书的人,在死守很多的咨询伦理,缺乏助人之心,甚至从业的动机只是觉得“好像跟来访者聊一个小时的天就可以收到不错的咨询费看起来很不错”。当然有这样动机的人在少数,但死守咨询伦理的人却很多。这些人恐怕忘了,这些所谓伦理在开始的时候也是冲破某些束缚,甚至咨询师这个职业也是冲出束缚的某种表现。这实在像是小时候受到各种限制得不到自由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却忘记自己的成长经历,各种束缚孩子天性的家长。

    3)对于职业化的渴望造成了僵化的官僚主义。实际上我没有很明白这种官僚主义,但对僵化两个字,有着不一样的感触。记得刚去上海工作的时候,公司对应届生的补贴是每月800,要求是当年8月1日前入职的应届生有补贴。我自己是11月才入职,当然不会有很大怨言,但会特别对有一个兰大的同事抱不平,因为她是8月1日入职的,就差一天,导致每个月比其他的同事少800元,这实在是一件很值得同情的事,可以说是一种僵化的设置规则去死守,却有点忘了,最初设立这个标准的初衷是什么?咨询师的标准更是如此,官僚主义的规则代替了明智的判断。比如说某个人是不合格的,因为她只接受了150小时的督导,只有100个小时的个案时长,而说另一个人是合格的,因为他具备所要求的200个小时的督导,有150个小时以上的个案时长。却没人关心两个咨询师的效率、他们的咨询质量、甚至他们所获得的督导的质量。这实在不太合理,就好像是说一个工作10年的人一定会比工作8年的人一定优秀一样,荒谬。人的优秀程度绝非时长可以决定。

    现行的心理学或者心理咨询,设置了严苛的职业标准本来是希望借此阻挡一些不合格、有不良动机的人进入,但现在的情况看来,并未能阻挡。反而也因着这些设置,让一些真正感兴趣的人不得不投怀送抱到那些门槛不高的“假咨询师”怀里。我们终究还是要承认证书并不代表咨询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方式才是真正适合这个行业的方式呢?

    长久以来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新手咨询师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咨询师培训课程,什么催眠沙龙、什么家族排列系统到底要如何扎实的学习心理咨询呢?

    专注基本功练习,练习倾听的能力,提高共情的能力,选择一个流派深入下去,比如认知疗法、叙事、人本或者精神分析。不建议今天上这个催眠班,明天上那个疗愈班,浪费钱财还浪费精力,不利于个人成长。如何打造个人的心理学品牌,最近也一直有在思考,希望有机会写一篇这个。

    晚安,么么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cd9e7d85f6a3:我认为,咨询不应职业化。只要心里有爱的人,都需要应用心理学知识。当然,太理想化。
        漢回一家:@舒绘 应用心理学知识和咨询师职业化成长并不矛盾。职业化也是约束咨询师更好成长的一部分,当然这也值得很细化的讨论
      • 男安筱之:我是因为想自我解救才想学习心理学的,您觉得考证是否必要
        祖娟:@男安筱之 如果真想系统学习,建议选择硕士研究生之类的。考证学的并不系统,知识很散的。
        男安筱之:@祖娟 考证是很水的一件事情,还是会得到系统全面学习,因为我不想学偏,所以愿意接受考证
        祖娟:@男安筱之 如果并不想从事这一行,那真的没必要去考证。个人看法哈
      • 鹿精灵:正在学习,怎样深入下去,怎样能更有效的走下去?
        漢回一家:@鹿精灵 多练习共情,倾听这些基本功
      • c6532ca9f391:我也很想从事心理学工作,但是感觉就业比较困难,也不清楚应该怎样找到心理咨询公司,不会要跨专业学生
        漢回一家: @会挣亿万的Luer爷 从基础的心理学学起,如果是咨询的话,专注基本功

      本文标题:罗杰斯|心理咨询师职业化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oq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