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的最后一篇习作是《有你,真好》,孩子们的笔下有老师、父母,还有自己的好朋友,都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爱、理解和感恩,让我读来很是温暖。
翻开小A的草稿本,第一句话是“有你,真好,张老师”,我以为这又是一篇感谢老师的文章,便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当看到“可你却抓起卷子,把它撕掉了,我压抑住了心中的怒火,问你要卷子,你把被撕掉的卷子扔到了地上”时,我意识到这不是一篇普通意义上的描写“师生情”的文章。“我心中的怒火如火山喷发似的势不可挡。一起之下,我把卷子扔向你。”——这是孩子的反应,与老师正面对抗起来了;“你把我妈叫到了学校,说了我一顿,甚至说我有心理问题,让我去看心理医生。”——这是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让家长介入;“自此后,我再也没好好上过数学课,成绩自然一落千丈。”这是此次事件带来的直接后果;“我妈经常说我那学期被叫家长的次数比任何时候都多,说是我的问题。后来才发现是你的问题,是你不论大事小事都叫家长。”这是孩子对这件事最后的醒悟,一切的责任仿佛都是老师的。“感谢你让我明白许多真理。”文章的结尾是这样总结的,看着这句话我觉得异常刺眼,这是一种反讽,讽刺的究竟是谁呢?
小A情绪特别容易激动:考砸了他会在所有同学面前失声痛哭、摔桌子打板凳,考得好会旁若无人地大笑一番;跑步跑得不开心了,他会破口大骂,脏话一串串地冒出来;被老师批评后言语顶撞也是家常便饭……用他的话说,他渴望的是“自由”,一种无拘无束,只要是合法的。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感受到了教师的无力和教育的苍白,或许小A能给我们带来这些思考:
首先,老师怎样面对犯错的学生?对于学生的错误一味纵容自然是不对的,适当地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改掉自身的缺点,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的艺术,同人交流的艺术。我坚决相信,学校里往往带来很大不幸的冲突,大多数根源就在于教师不善于同学生们谈话。”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诫我们。仔细想来,还真的如此。小A当初的那位数学老师,如果能够心平气和地帮孩子分析作业中的得失,而不是将试卷撕了扔掉,孩子就不会觉得很受伤;如果老师在和孩子发生冲突之后,能调整心情,用艺术的方法化解矛盾,也不至于让一个学生从此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所以,老师们最应该补上的一课,是学一学如何和孩子们交流。
其次,老师可不可以随便给孩子定标签?小A被老师说成“心理有问题”,不要说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会气愤,估计孩子的家长对此也会心存不快吧?试想,如果“心理有问题”这顶帽子扣下来了,对小A今后的学校生活会带来多大的困扰——在别的同学眼中,小A从此就是个不正常的孩子了啊!这样的伤害,绝对是不应该出现的。所以,在此次事件中,数学老师真应该好好地“静思己过”。
第三,作为家长在这件事情中有没有责任呢?有,当然有。家长至少在如何引导孩子的问题上出了偏差,至少没有将这件事情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尊敬师长”,这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有的品质,而小A显然不够尊敬老师,对老师出言不逊,这和家庭的教育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事情出现之后,家长应该好好地和孩子分析一下在自身的缺点和责任,最起码应该让孩子给老师道歉,哪怕是虚情假意的违心之举。因为,这是与人相处的必要的一课——尊重。
第四,事情发生后,家长该如何与老师相处呢?这时候,家长的主动出击显得相当必要了,因为自己是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润滑剂。适时掌握孩子在校的表现非常关键,当孩子刚刚出现厌学情绪的时候就要和老师进行沟通,多联系、多交流,商讨改变孩子学习状态的方法。我想,任何一位老师都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学习进步、表现优良的。一个孩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家长有什么理由不放下身段来解决问题呢?李玫瑾教授曾说过,未成年人的问题都是滞后的,当你发现孩子很难管的时候,其实问题早就出现了。这样看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一切“后患”扼杀在摇篮里,很重要。
一次习作,让我陷入了沉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