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互联网产品设计里,每个产品都会涉及到常规的功能,比如:分享、收藏、评论、点赞之类的一堆功能。在产品里面这些功能一般会出现在一个页面上,但最常见的就是两种做法,一种是把功能悬浮在底部,随时方便用户点击;另外一种是在页面固定布局(非悬浮),跟随页面内容滑动。两种设计,很多人认为使用这些功能频率高的产品就设计悬浮功能栏,使用低的就设计非悬浮。真的是这样吗?
从笔者观察,悬浮和非悬浮的设计方式取决于产品的特性,也可以说是产品的战略层。这次先不讨论关于产品战略层的各种因素,因为产品想走一个侧重社交的内容社区,或者产品近期需要做推广以传播分享数为目标等等,这些需求或者说这种目标会完全影响到设计的布局。
在产品的大方向去看,文字内容类,大部分会设计成悬浮功能栏。悬浮设计,突出功能的重要性,方便(引导)用户去点击(操作)。笔者认为文字内容的产品悬浮设计是结合用户场景考虑的,因为文字内容阅读时用户很可能会看到某些的内容产生情绪,会即兴对内容进行操作(点赞、举报、评论等),也因为移动端的碎片化时间会经常出现阅读被打断的情况,用户需要收藏内容,悬浮功能栏设计方便这些场景的操作。因此文字内容的产品,适合做悬浮功能栏设计,如:知乎、简书、和各大新闻应用等(下图所示)。当然,也有很多例外的,例如阅读类产品虽然同样是看文字内容,但是特性不一样,为了设计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不会把功能栏做成悬浮设计。
悬浮设计功能栏非悬浮设计,一般是用在不能平铺内容的产品上,例如,视频应用、音频应用等。它们不做成悬浮设计不是因为这些功能或者指标不重要,而是因为产品本身的特性以及内容载体是不能平铺展示的,用户消费这些内容是需进入另外一个场景。可以想象一下用户使用视频应用看视频的场景,当用户打开视频主页看视频时,大部分人是看了这个视频后才评价,而看视频有点像看书一样需要沉浸式的去看,所以看视频很多用户会选择全屏,用户看完后,才会对这个视频做出有效的操作(点赞、举报、评论等),很少用户是没有看视频上滚着详情页,看到评论就进行自己的点评(点赞、反对、分享、举报等)。因此这种内容不是平铺的产品不需要一直悬浮跟着用户去促进(引导)操作。
非悬浮设计以上的产品都是在内容下排版功能区的,上滚内容,功能区会跟着内容滑动。悬浮设计会影响页面浏览区体验,这类型产品没有悬浮设计的必要。
(虽然市面上还是有部分视频音频的产品还是凸显功能,把操作做成底部悬浮,但是我还是觉得它们没有这个必要。哈哈哈,欢迎一起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