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10月29日,上海举办了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纷纷强调的,依然是回到科研的源动力好奇心,以及仅仅由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科研。啥是好奇心?我们普通人有没有?如何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人人生而有之。
无知孩童,意识、经验一片空白。他对世界充满好奇。他本能地哭闹,传递需求信号。呀咿呀呀,学说话;摇摇晃晃,学走路;时而左手,时而右手学吃饭......一切都很新鲜。他对新鲜充满好奇,充满兴趣,锲而不舍地学习。
我们不知道一句爸爸妈妈,是重复了多少遍的结果。我们不知道会用勺子吃饭,是失败了多少次的结果。如果没有好奇心驱使,在我们看来非常普通的吃饭喝水,小孩可能一直不会。
这个时期的好奇心,使无知孩童逐渐熟悉自己的生存环境,拥有基本的生存技能。人与人之间,大致没有差别。
好奇心,人人生而有之。
及至渐长成为儿童,他要追求更宽广的意识、经验。他对世界充满好奇。为什么会刮风,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要吃饭,为什么要喝水,打雷是什么,闪电是什么......一切未知都很新鲜。他对新鲜充满好奇,充满兴趣,爱为什么为什么地问个不停。
他们瞪大眼睛,竖起耳朵,充满好奇,迫切想知道原因。从现象到原因,人类完成了一步重要的跨越,知因果会推理,这是改造世界的前奏。
这个时期的好奇心,儿童的意识、经验向外扩大了一圈。这个圈的半径大小,因人而异。人与人之间,差别已经开始显现。
好奇心,人人生而有之。
再长大,及至青年和成年,他要追求更博大更深刻的意识、经验。他对世界充满好奇。如果前两个阶段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围绕生存展开的圆圈,那么现在不再是圆圈,不再局限在生存,进入到生活、生产层面。好奇心呈现八方发散万类竞自由的局面。总体上,纷繁复杂的好奇心分化为两大方向:一是庸俗;一是高尚。为自身感官快乐之好奇,是为庸俗;为人类福祉之进步,是为高尚。庸俗者,往往无聊;高尚者,往往孤独。治疗无聊,需要好奇心,那是猎奇的好奇心;治疗孤独,需要好奇心,那是思考的好奇心。帕斯卡说,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思考的好奇心,使得人类不断进步不断迈向自由王国。
有人说,当你对世界不再有好奇心,你不是在变大,而是在变老。其实,不是没有好奇心,是好奇心的方向偏离了,不是在变老,而是在变庸俗。
巴金说:“没有人因为多活几年而变老,人老只是由于他放弃了理想。”我们的理想里,有永恒的元素,我们的生命就有存在的意义。有了这样的追求,我们的好奇心就不会偏向庸俗,自然走上高尚的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