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是standing啊 | 来源:发表于2018-08-30 22:13 被阅读11次

            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开始,老师和家长们都会悉心教导我们为人处世一定要心中有称,举止有度。

            还记得小的时候看电视,一部那个时候最热的电视剧里,女主说,她最欣赏的就是心中有一把尺子的人(原话我已经记不得了,但大致是这么个意思)。小时候的我,其实还不能很好的理解,什么叫做举止有度呢?那个时候的我啊,也就是谨记着,不能在背后讲别人坏话,要尊老爱幼,男生和女生要分开坐……

            后来,我上高中了,要寄宿了。突然之间,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被无限拉近。尤其是刚进入高中那段时间,为了能和陌生的大家熟悉起来、融合进去了,其实也会默默地“委屈”自己一下。那个时候心里想的是,都是我要相处三年的同学啊,不处好关系的话,之后的日子得有多难熬啊。慢慢的,身边开始有了交心的好朋友,大家都开始彼此熟悉起来。直到那个时候,我有了一起吃饭、上课、回寝室的生活圈子,大家的个性特征也在此时初露端倪。那个时候,其实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我们都开始有“度”了。和闺蜜的男朋友,我们会保持在一个熟悉但不亲密的状态;和关系一般的同学,我们是迎面打招呼偶尔开点小玩笑的关系;和相当亲密的同学,有时候还会在熄灯之后拼个铺,悉悉索索的说着青春的话题……

            再后来,我离开了从小生长的地方,离开了相处了三年之后变得特别亲密的同学和伙伴,去到了陌生的城市,翻开了自己崭新的大学篇章。

            大学,尽管也是住宿的,但与高中时期却是截然不同的相处模式了。高中是封闭的,时间是紧张的;而大学则是开放的,时间是缓慢的、惬意的(除了部门、社团的活动以及考试)。在大学,我们与同学、老师的关系都被冲的很淡了。一部分同学,也只能在课堂甚至是考场才能见到了;而至于老师呢,任课的老师只能在课堂见到了,班主任更是一学期只能见到一两次了(班会)。我开始和每天相处的室友、部门小伙伴们组成了大大小小的“团体”。平时上课、吃饭、逛街也总是那么几个人。距离近了,自然也就避免不了矛盾的产生了。记得最严重的一次矛盾,矛盾双方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最后也是闹到了一边的人换寝室才得已解决尴尬的局面。撇开我内心的偏向问题,其实似乎没有谁能够准确说出事情的起因是什么。但总的来说,也就是平时生活中的各种小摩擦不断累积起来后的火山爆发。这大概也是由于不同的人,做事情的度是不同的。导致了“尺子短”的人总是容易被“尺子长”的人给惹怒,因为总有那么一截超出了他的接受范围。所以,由此看来,“度”与“度”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我们总是更容易和有着共同价值观、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的人成为朋友,这也是应了那句话--“人以群分”。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心中有称、举止有度”的人,并且身边都是有着长度差不多的“尺子”的人。|・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cj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