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779901/dd0c7501c4c4282c.jpg)
刚刚懂事的时候,我的内心就充满了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但由于受自己走路能力的限制和对外部世界的恐惧感,所以在我七岁前从来没有敢单独走出过村的城门。我家的周围就是我全部的世界,我幼小的心灵里实在想象不出外边的世界有多大,外边的世界有多么的遥远和神奇。我甚至天真的以为,我所看到的城墙就是天的尽头,看不到的地方就不知该是什么了。
记得有次母亲带着我去自留地里做农活,我才第一次走到了村外。我家的自留地就在村东边城墙下不远的地方,大约有一亩二的样子,全家粮食的不足就靠它来补充,因此父母亲特别精心耕作,从生产队下工后,就来忙碌,长大后我也帮着干了不少活。母亲在地里忙碌着,我却跑来跑去,一会儿捉蚂蚱,一会儿采野花儿,玩得不亦乐乎。看着厚厚的、长长的城墙向远处延伸,我就感到特别好奇,忍不住问母亲:“妈妈,村城墙那边是哪里呢?”母亲指着我看的方向,笑着回答:“村北边就是另一个村了,叫伯社”我又好奇地问道:“那再往北呢?还有老姨家在哪里呢?”母亲耐心地回答:“再往北走就能走到县城了。你老姨家可远了,在西山呢!”当时我实在想象不出,西山在哪里?又该有多么遥远!从此,“遥远的西山”就在我心里成了一个谜,成了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影子。
我自小就知道,老姨的家在西山,可为什么老姨一直住在我们村,而不回西山去住呢?这我就不得而知了。具体的原因还是我长大才从父母那里探听到的。老姨是我爸爸的大姨,也就是我奶奶的姐姐,当年我曾祖父、祖父从河南讨荒来到山西后,曾落脚到临汾西山上的吉县屯里那一带开荒种地,老姨也随之从河南来投亲,后来就嫁到当地了。老姨结婚后,婚姻特别不幸福,两口子脾气不和,情趣不投,经常吵嘴打架,直到实在过不下去了,但为了孩子又不能离婚,所以忍到孩子们长大后,他们便分居了,老姨就跟着她妹妹也就是我奶奶一家,搬迁到山下的襄汾县来,直到她病危时,才被我父亲送回屯里,长眠在了那里。小时候,我经常到老姨家玩,记得她还送给我一本红宝书呢!就是《毛主席语录》,这些都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记忆里,至今仍历历在目。
遥远的西山,成了我向往外部世界、探求外部世界的动力源泉。直到我参加工作后,有次到临汾下乡搞调查,正好去了吉县,说来也巧,也正好去屯里信用社和营业所调查,这样我才圆了孩提时代的梦,才踏上了祖先曾经开拓和生存过的土地。那一刻,我激动万分,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真想高喊一声:我来了!一个逃荒、开荒人的子孙来了,来祭拜自己的先人,来亲吻这片曾养育了我祖先的土地。
哦,我遥远的西山,我梦中的西山!你永远在我的心中,永远点燃着我对祖先的崇敬,永远呼唤着我对母亲的怀念。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