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网大的上线量不曾被担忧过,或者说都不能叫事儿。
但是蛋挞数据每周的新片上线数据显示,7月前三周网大依旧保持40部左右的独播新品上线,但是随着新政策和新平台规则的播报,环比每周的增长率我们不难发现,第四周直接跳水至35.71%的新片上线,独播新片更是下降到可怜的26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急速跳水的结果?
秉承着优中取优的原则和负责的态度,我们发觉这一趋势的诱因,还是来自政策和平台的规则变化,在即将到来的8月,因为双重备案制,蛋挞君可能面临无片可荐的境遇。
在过去的内容中我们也有提及(讲真!网络大电影与院线电影有望同工同酬!),但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那么突然和迅速。关于未来新片的上线,大家参考以下的操作或许才能提高效率。
备案是对内容的重要把关
从6月开始,可能是网大人倍感无措的一个开端,各种规定万箭齐发,空余时间都用来熬夜解读广电粑粑的各种想法了。日后,网生内容与规划电影、电视剧审核制度同步,不再因为在网络上播放而享有宽松优待。
这里划重点,两次备案必须保证影片片名及其他细节信息一致。内心打着小九九,想要朝三暮四、打擦边球的制片方们可以收手了,这么做的结果只有一个——重新走规划、上线备案流程,一来一去,时间成本大大增加。
备案不是广电闲着没事儿找事儿做,而是要对内容层面进行把关,杜绝低俗、媚俗内容的网络传播途径。制作方应当明确自己肩上承担的职责,不传播不符合主流思想和普世价值观的内容。
延时上映隐患多多
上周末更是网传,8月将近有150部网大遭受波及,不能按时上线。眼瞅着明天就是8月了,已经定档的网大却少得可怜,刨去《速度与激情》,只有4部而已。就算一切顺利,至少70天的备案时间使得延期上映的网大极可能集中在十月上映。
对于院线电影来说,因为影迷们有足够的时间流连于影院,因此十月国庆档总是能看到影片扎堆上映,当然其弊端也很明显,比如说小成本电影基本敌不过大片碾压,比如说有发行合作优势的影片能得到更多排片。
更重要的是,如果观众在院线电影可以有更多样的选择,有多少人还会坚守“粗制滥造”的网大呢?
还有一种更糟糕的情况,倘若某部网大有时效性,延期则等同于判了票房上的“死刑”。
举个例子,应该没人想在十月份看和“七夕”传说相关的电影吧,或许脑洞大一些,等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继续相见。但是这样的延后,显然会对制作单位的现金流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各位可要挺住啊!
小动作搞不起来了
网大曾经深谙“蹭热点”“蹭IP”之法,即便0宣传,流量和点击量照样不请自来。只是如今的双重备案制度也许能终结这种情况。
之前网大能够“东蹭西蹭”是因为其从准备到拍摄的时间相当短。一个稍大的热点维持一个月左右的热度并不难,但是考虑到备案时间,要维持3个月左右的热度就比较困难了。当然不是说以后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是几率将大大降低。
有远见的人可以通过事先预估来决定是否借尚未出现的东风。但是这么做无异于赌博,赌得好自然能赚得盆满钵满;赌不好就败得精光。为了能够赚到更大的利益,制片方和投资方必定更加深思熟虑。
无论有无眼界,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数据工具来判读和参考。利用蛋挞数据行业分析版块的功能,或许是一种不错的辅助方式。举个例子,选择30天的时间选项,我们可以看到在7月,爱情、喜剧动作等类型的网大更受欢迎,在投拍前也是最好的参考数据之一。
考虑到时间成本,应该有越来越多的网大会考虑申请龙标。但是申请龙标无论对制作单位还是影片本身,都有一些硬指标,限制同样不少。虽然广电指明了一条钻空子的路,但是这个空子真没那么好钻。没那些个实力的还是老老实实走双备案的道路吧!否则如果两个流程一个都没走到底,网大可就白拍了。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