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029/a98bd399f4d63f75.jpg)
2月29日,周四,雨,2-8度
阅读:读完4册书,全年6册,另3册在读。
观影:2部,《第二十条》和《麻辣滚烫》
日更:23天,20000字左右,平均每天680多字,完成日均500字的计划。
运动:瑜伽1天,每天散步一万步15天。
美食:葱花馒头、东河肉饼、葱油饼、肉圆、荔枝虾球、荠菜春卷、葱花肉、意式披萨、烤羊腿、蛋饺、荠菜豆腐饺。。
体重:65.9公斤,增重2.2公斤。
开支:12150.48元。其中礼金8800元,旅行1629元,食材984.1元,汽油356元,水电费218.38元,麻饼80元,通下水管工具55元,电水壶配件26元,停车费2元。全年合计15625.96元,已用去全年预算的三分之一。
重大事项:1、春节团聚。2、台州旅行。3、江山看病。
本月主要是忙家务,书未读几页,数量记录4本。我读书通常几本书同时读,这4本书在一月就已读了大半,到2月才相继读完,故记在2月的账上。2月打开的另三本书:《曾国藩家书》下、《双溪独语》、《吕氏春秋》上皆读了四分之一左右。除此之外,晨课会反复诵读《论语》、《孟子》、《诗经》,这是打基础用的,脑子里不存几本烂熟于胸的经书,很难读懂古书。
《吕氏春秋·尊师》云:“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其意是说,凡学习,并非是能给人增加什么,而是使人通达天性。能够保全天赋予人的本性而不毁坏它,就叫善于学习。
古人学习的目的与今人大不相同。今人讲学习多是增长知识、见闻、技能及学历。而古人学习是为了返其天性、返朴归真,是孟子所谓“求放心”,将在与世俗交接中迷失的本心找回来。古人学习是一种身心修养的工夫。他们甚至认为知识见闻也未必是越多越好的,因为人的欲望也会随之扩张,而因此陷入迷乱。主张“适耳目、节嗜欲”,耳目即见闻,适耳目即见闻适度。我们身处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被全天下各种信息包围、投喂,可谓见闻无度。人的确未因此变得更高明更博学。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人的五官若始终是向外张开的状态,就无暇专注内向的加工与吸收,知识便无法在体内沉积,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经过数十年的阅读,我以为我的书写、阅读庶几接近古人。首先,我很少为消遣而阅读。我几乎很少读文学、畅销书等软性读物。我的阅读层次都比较高深,非普通读者所能读的。其次,我几乎不抱功利目的读书。以前也为了学习写作而阅读。近几年放弃专业写作后,只写记录生活和自我反省的日记,读书也围绕身心修养的目的展开。主要阅读儒道经典和历史书籍。再次,阅读能结合自己言行进行反思,并及时纠过。此反思,包括对自己前半生的批评,我的人生际遇大部分是由我不成熟的性格造成的,我是一个毛病多多的小人。读圣贤书,时常被书中文字刮耳光。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多找自己的问题,少责备他人,怨恨就不会来了。如何对昨日之种种不遇释怀,躬自厚无疑是最好的方法。自此,身心舒畅、心胸豁达,平静而沉稳地过好每一天。这也可以说是阅读对我的最大回报。
前几天,简友天翼评论道:不纠结手机时间,也是进步。是的。如治洪水,宜用疏导,不可围堵。围堵只堵得了一时,且欲望会因受困而愈发猛烈,届时会决堤成灾。不若疏导之。疏导法有二:一是找件正事,让生活紧张忙碌起来。在网上逗留时间长的人,多是空闲无聊之人。当我们失去外部纪律及任务压力的约束,就需自己给自己制定条条框框,建立有序的生活。二是多在网上接收有益的信息。人不可能醒着每分每秒都在学习工作,也需要适度的消遣。网络无疑是消遣放松的好去处。同时网络也是很好的学习工具。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收听文史大咖的讲座,一举两得,轻松获益。
我还发现,一个人要达成自律很难,必须得依靠组织的力量。所以,我加入小红书上的一个早起打卡群。简书也因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简友的相互赏读,而将日更坚持如此之久。以后,我还会到网上寻找一些组织,比如读国学的群、练瑜伽的群等等,当然也不可过多,精力不可过散。
朋友圈是最没必要经营的场所。向身边人展示过多过频繁,徒遭人羡慕妒忌恨,或无意中被人抓住把柄。现在的朋友圈,多设限发布,内容也多是发给自己,作为留存之用的。
感觉过了五十,心智才渐渐成熟。阅读若不能转换气质,便羞于说自己是孔孟之徒。我的人生亦有了落脚点和方向——就如此这般地读、如此这般地写,于我而言,无压力无难度,易长久坚持。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029/beacea0be31b602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