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苹果这次发布的新品是妥妥的“捞鱼迭代”,更不用说颠覆性创新了,也没有什么惊喜。不管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其实越是“自我颠覆”的创新,厂商越是倾向于低调。而不是在一年中最重要的发布会上敲锣打鼓,悄悄推出,悄悄验证。
比如,就在今年秋季发布会的前一个月,苹果推出了一项史无前例的服务Mac系列笔记本电脑自助服务。苹果开了自助商店,提供维修手册、维修工具和官方配件。可以租用维护工具包,租金是49美元一周;用户购买新零件更换后,旧的可以正式回收。目前,这项服务仅在美国提供,它将扩展到其他地区。
自助服务的推出对苹果来说绝对是一个“180度大转弯”。苹果整个硬件系统是封闭的,售后管理非常严格,苹果连用户换电池都不让,更别说鼓励用户自己修了。第一,苹果的零件是独家的,各种螺丝非常规,普通的工具和配件都没用。第二,就算你自己换上新配件,苹果也不一定能识别,还会时不时弹出“无法适应”的提醒。第三,一旦你自己修了,苹果不会给你提供官方维修服务,即使你的机器还在保修期内。
苹果每一层都防守,把维修环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产品出现问题,第一时间预约官方服务。现在,苹果在这个封闭的售后体系上开了一个口子,可能会开启一个“自助服务”的时代。
“前苹果时代”我们早就自己修电脑了。对于懂点电脑的人来说,拆开主机箱做点小修小补很正常。就算你对电脑一窍不通,你也一定听过重启能解决80%电脑问题的说法。
其实这句话只说了一半,重启可以解决80%的软件问题,那另一半是什么?拍打两下就能解决80%的硬件问题。没错,这就是民间传统的“拍打疗法”。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无论是电脑机箱还是电视冰箱。如果出了问题,不要惊慌,先拍两下,说不定就好了。
这个“拍打疗法”不是玄学,也不是运气,更不是心理因素,这里面真的有一些科学道理,知乎上有个问答环节专门讲这个事情。
“拍打疗法”能治愈的主要是不太精密的机器,比如台式机、电视机等等。在过去,机器不像今天这样充满高度集成的芯片和系统。以前常见的机器故障有两种,要么是电路故障,要么是机械故障。
我们先来看看电路。电路故障的最大原因是接触不良。比如电路焊接质量差,某一部分焊接不牢,存在虚焊的情况,就有可能有时候能接,有时候接不上。比如设备内的灰尘没有及时清理,也可能造成短路。对于这种接触不良的问题,拍打疗法非常有用。拍两下机箱,可能只是把没焊好的部分连接起来,或者让灰尘散开,机器可能就恢复正常了。
为了证明拍打疗法的科学性,有人专门分享了一本叫《电脑保养技术与实例》的书,里面有一节叫《拍打保养法》。书中指南,如果你怀疑电脑某个部位接触不良,可以在相应位置敲敲机箱外壳。如果故障消失,说明故障点找到了。开机后,可以再次敲打故障部位,检查问题是否重复,做进一步确认。
电路故障之后,我们再来看机械故障。如果机器内部某个机械部件卡住了,基本上轻轻一拍就能修好。比如电机润滑油干了,阻力太大转不过来,轻轻一拍就能让它顺利启动;比如两个齿轮叠在一起,导致机器无法转动。拍一下就行,把档位摇回原位;比如弹簧压下后卡在底部,弹不起来。这时候轻轻一拍也能把弹簧震回来。
还有一个复杂的情况,发动机的机械结构有一个“死点”。此时,无论驱动力有多大,机器都无法移动。机器正常运行时,可以依靠系统的惯性通过这个点。但如果机器停在这一点上,下次很可能就不能正常启动了。我该怎么办?官方指导有两种,一种是用特殊的结构,用工业设计来解决;二是借助外力解决问题。这时候可以用拍打的方法,用振动来越过“死点”。
1989年,苏联一架空战斗机自己飞了900多公里,穿越了半个欧洲,坠毁在比利时,杀死了一个不幸的年轻人。听起来“超自然”吗?原来,当时一名苏联飞行员正在进行飞行训练。结果发动机突然失灵,飞机急速下降。于是飞行员立即按下降落伞按钮,弹出驾驶舱。没想到,几秒钟后,飞机停止下降,开始爬升,平稳地向前飞去。这是怎么回事?
原因就和我们前面提到的敲击疗法有关。经过反复研究,专家认为是飞机油门的线路突然出现故障,发动机动力不足,所以飞机开始坠落。结果飞行员跳伞的时候,弹射的震动让油门又接上了,于是飞机继续飞了900多公里,直到燃料耗尽。
“拍打疗法”告诉我们不要低估“民间智慧”,每一个“民间智慧”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科学的真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