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学校将正式开学。父母都开始坐立不安,尤其是宝宝刚上幼儿园或小学的父母。他们甚至比婴儿还紧张。他们担心焦虑,甚至睡不好觉。有人说这叫“父母启动综合症”。具体的临床症状包括:
担心宝宝的适应能力,和同学不合群,在新环境里受委屈或者太调皮太麻烦;
担心宝宝的学习能力,其他孩子提前补课,怕自己的宝宝跟不上节奏,自信心受到打击;
担心老师的责任心,不能一碗水端平,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不喜欢成绩差的学生。
担心其他家长,自己不善于和老师拉关系,导致自己的宝宝被老师忽视。
其实父母过于担心孩子,往往低估了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总觉得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应付不了学校里复杂的人际关系。其实,孩子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包括共情、分享、互惠、公平甚至社会阶级等概念,是天生敏感的。人际关系就像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东西,孩子在这方面远比我们想象的早熟。
比如,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有了“好人坏人”的概念?心理医生的回答是,六个月。研究人员向6个月大的婴儿展示了两段视频。在第一个视频中,有一个小红人试图爬山,但是他爬不上去。这时,一个蓝色的方形身影走过来,从后面推着一个红色的圆形身影,帮它爬上斜坡。在第二个视频中,小红人正试图爬山。他正要爬上去。这时,一个小黄三角人突然跑了出来。他把小红人推倒,让它功亏一篑。
在播放完这两段视频后,研究人员在婴儿面前放了两个玩具,一个是蓝色的正方形图形,另一个是黄色的三角形图形。结果,大多数婴儿伸手去抓“乐于助人”的小蓝方人,这个实验说明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有了“善恶”的概念。
比如孩子什么时候有了“公平”的概念?心理医生的回答是,15个月。研究人员向15个月大的婴儿展示了两张图片。在这幅画中,有人正在给两位女士送饼干。第一张图,每个人面前有两块饼干;在第二张图中,一个人面前有三块饼干,而另一个人面前只有一块。研究人员发现,婴儿看第二张图片的时间更长。这意味着第二张图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
从15个月开始,婴儿就对“公平”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期待。如果把图片中的两位女士换成两个枕头,婴儿在两张图片上的凝视时间就差不多了。这说明婴儿对数字的差异并不感到惊讶,而是理解了人际关系中的公平分配问题。
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有了“等级”的概念?这是10到13个月之前的公平概念。研究人员给这个年龄的婴儿看了两个视频,一个大广场和一个小广场面对面走着,彼此相遇,挡住自己的路。第一个视频中,小方块弯腰给大方块让路;在第二个视频中,大方块向下弯曲,为小方块让路。
结果,婴儿盯着第二个视频的时间明显更长,这可能说明宝宝最初的社会秩序观念不是“人人平等”,而是“强者支配弱者”。
我们以为婴儿对善恶、公平、等级等人际关系概念一无所知。事实上,他们早在会说话之前就明白了。
孩子进入幼儿园是如何理解人际关系的?以“分享”为例,父母会告诉伊娃不要太自私,要学会分享,吃零食,玩玩具。其实家长根本不需要教,孩子生来就知道分享,动机远比家长想的复杂。
有这样一个实验:幼儿园来了两个新同学,其中一个今天刚来参观,以后不会来了;另一个留下来,以后会做同学。看孩子更想和谁分享这糖果?分享时愿不愿意在信封上写自己的名字?
有趣的部分来了:如果把分享看作纯粹的利他动机,也就是让别人开心,那么大家分享这个糖果也是一样的,写不写名字都无所谓。结果14个孩子选择和留下来的那个分享,只有5个孩子选择和将要离开的那个分享。此外,所有19个孩子都在信封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很多孩子觉得留下来的那个可以做他们的朋友,以后可以互相分享东西。看得出来,3岁的孩子并没有把分享当成纯粹的利他主义,而是清楚地知道分享可以带来互利。在幼儿园中孩子们特别热衷于分享这件事,谁给了谁什么东西,谁没有还礼等等。孩子心里有了一笔账,记得很清楚。
这有点像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物物交换”。今天你拿隔壁老王的两个鸡蛋,明天老王拿隔壁老张的一筐土豆,都是免费的。当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账。谁给我什么东西,以后他需要的时候,我就和他分享。这是一笔不断滚动,永远还不完的人情账。
也许,这种建立在分享基础上的互利早就写进了人类的基因,孩子是自学成才的。同时这也暴露出来我们对孩子心理的无知。“什么是天真无邪?其实这是我们强加给孩子的定义,是我们自身心理的投射,或者是成年人自己的道德想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