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一句高尔基众所周知的名言,书籍为什么被冠以如此高的地位?梭罗在瓦尔登湖的读书中阐明了自己的立场。
古老的埃及和印度神像给了梭罗以启发:什么事物会是永世长存的?
That time which we really improve ,or which is improvable ,is neither past,present,nor future.
我们真正改进的,或者可以改进的时间,既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也不是将来。
无论一个人有多么伟大,能永远保留的不是物质层面的事物,而是不朽的智慧和崇高的精神。这些智慧和精神被记载于书本,所以高尔基才指出书籍于人类进步的重要性。书籍本身并无智慧,字里行间流露的才是古往今来的思想火花——诗词歌赋中流露的是无数悲欢离合,壮志未酬的命运起伏,数学公式里描绘地是无数前人呕心沥血,勤奋探索的智慧结晶,而似黑格尔,尼采,孔孟般的故事中包含了古今中外的人生哲理。
当代阅读之风盛行,这固然是好的。而梭罗对于阅读的认知和要求更为透彻和苛刻:
yet this only is reading,in a high sense,not that which lulls us as a luxury and suffers the nobler faculties to sleep the while but what we have to stand on tiptoe to read and devote our most alert and wakeful hours to.
只有这才是阅读,而不是那种像奢侈品一样使我们宁静,允许我们较为高尚的官能处于休眠状态的阅读;是我们必须踮起脚尖,将我们最机敏最清醒的时光贡献给它们的,才是阅读。
在梭罗眼中,阅读并不是一种消遣,反而是一件颇费脑力并且无比专注的事情。深层次的阅读似两军交战一般,严阵以待,毫不松懈。阅读的核心是思考和启发,而梭罗将这种状态发挥到了极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This sort of gingarbread is baked daily and more sedulously than pure wheat or rye-and-Indian in almost every oven ,and finds a surer market.
在几乎每一只烤箱里,每天都在烤制着这样的姜汁面包,比烤制纯麦或黑麦加玉米粉的面包更加起劲,并且有着可靠的市场。
正如培根先生在论读书中提到: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而类似姜汁面包的书,适于吞食,并无咀嚼消化之处。
那么,一本好书究竟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There are probably words addressed to our condition exactly,which , if we could really hear and understand ,would be more salutary than the morning of the spring to our lives ,and possibly put a new aspect on the face of things of us.
很可能有针对我们状况的文字,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听进去并且理解的话,也许会比清晨或者春天更有益于我们的生活,并使我们看到事物的新的一面。
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名著之所以被著为名著,对当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发展必有其指导意义。有人说生活就是不断出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你找不到问题的答案时,书里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日积月累的阅读丰富的是更加明晰,透彻,充满智慧的思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是一句劝诫,更是一种警诫。书籍发光发热之处在于其本身包含的智慧,而智慧只有在实际中运用才能体现价值。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切不可纸上谈兵,眼高手低。
网友评论
1.书籍中不朽的智慧和崇高的精神是永世长存的。
2.阅读是需要时刻处于思考状态,并且真正的阅读是很费力的。
3.阅读的书籍需要分类的,精读与细读取决于思考的深度。
4.书籍能带来的实际效用。
5.书籍中的智慧和经验只有运用证实之后才会产生价值(自己加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