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继续看明朝那些事儿。
故事紧接着第一部,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役”夺权成功后,以永乐大帝的身份开始了自己二十余年的统治。
朱棣在位期间,可以说是明朝比较强盛的一段时间,几件有影响力的大事都是在这位超级能人手上完成的。包括五次亲征蒙古、南征安南并入明朝版图、修著《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七下西洋、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等。朱棣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帝国优秀的继承人,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朱棣有其父的坚韧凶狠和旺盛的精力,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独到的用人眼光,把明朝的威望推向了最高峰。最终朱棣死在了班师回朝的路上,留皇位于太子朱高炽。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身形较胖,腿脚也不太利索。但是相比朱棣来说,是个为人宽厚的好人。朱高炽赦免了建文帝时期许多旧臣的冤案,与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可惜在位10个月便撒手人寰凉凉了。传位于其子朱瞻基。朱瞻基也是一位爱民的皇帝,这一段时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高炽、朱瞻基父子俩在位的十一年,明朝国力快速恢复,史称“仁宣之治”,堪比文帝景帝。
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九岁继位,在“三杨”的辅佐下,一切顺利。可惜十年内名臣相继去世,小皇帝极度宠信大宦官王振。彼时北元瓦刺太师也先屡屡作乱、进犯边境,皇帝年轻气盛,在王振的鼓动下草率做出决定御驾亲征。紧急集结京城二十万大军向大同方向进军,在土木堡被瓦刺大军全歼,皇帝朱祁镇被生擒。
瓦刺大军极度兴奋,一鼓作气,向东南继续进军,逼近了北京城。皇帝被俘,兵临城下,消息传来时朝野震动。朱祁镇异母弟朱祁钰被临时拥立为帝。彼时人心惶惶,有大臣建议放弃北京,退守南京从长计议。在此危急存亡之秋,一代功臣于谦站了出来,组织北京保卫战,并成功打退瓦刺大军,挽救大明。
此后的故事就狗血了,瓦刺数年后送还了被俘的朱祁镇,但是朱祁钰显然不欢迎这位老哥回来抢自己的皇位。朱祁镇被囚禁于南宫严加看管。朱祁钰在景泰八年突患重病,在徐有贞、石亨等人的策动下,爆发了“夺门之变”,重新拥立朱祁镇复位。第二部的故事也在朱祁镇重新夺回皇位戛然而止。
复位这波操作这么溜嘛,这也行?666
稍微谈下几个印象深的细节:
第一是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战。作为兵部尚书,于谦在朝廷上下都没有信心的情况下,力排众议,坚定地组织有限的兵力保卫京师。把全部兵力部署在北京的几个城门,自己则带领将士,亲自防守离敌军最近,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德胜门。
于谦下了军令,所有守城的将士必须全部部署在城外,城门紧闭任何情况不准开门。这也意味着所有人都没有任何后路,迎接他们的是数万杀红了眼的瓦刺大军,身后是城里的家人孩子,背后是大明数万万的黎民百姓。人在城在,城破国亡!
“在于谦的身后,德胜门缓缓的关闭”,于谦和几万将士一同加入了守城大军,视死如归。今天当我们路过德胜门的时候,可否想过500年前,有这样一群英雄在守卫我们的国家,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场勇气的赞歌。
第二是可怜的朱祁镇。朱祁镇被俘的那段时间,他想家,但家里人却不想念他。朱祁镇成了一个大包袱,没有人喜欢他,都想让他离得越远越好。好悲哀的一个人,首先是自己的弟弟朱祁钰显然不欢迎他;其次朝廷的大臣也都换了一拨,巴结新皇帝还来不及呢;最后对于百姓来说,新皇帝成功保卫了北京,声望也是相当高。没人喜欢这个所谓的“太上皇”。几个月之前还是九五之尊,万人敬仰,转眼间沦为阶下囚,里外不是人。朱祁镇也真是可怜,但还真不能小瞧了他。人家就在这种逆境中熬了过来,最后还复位成功重新称帝。人生的大起大落、人世的世态炎凉、人情的悲欢离合,估计朱祁镇体会良多吧。
第三是皇帝与大臣的关系。朱祁镇九岁称帝,在“三杨”的内阁辅佐下,皇帝成了事实上的摆设。内阁有了票拟权,小皇帝只需要誊抄批红。到后来这部分皇帝都不用亲自干了,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做就行了。在皇帝和大臣的拔河比赛中,皇帝往往是力薄的一方。皇帝有生杀大权又如何,你杀了他,成全了人家的名声,自己落下个昏君的名号;不杀他,成天给你添堵。大臣是一波又一波,皇帝只有一个人。遇上像朱元璋、朱棣这样强势的皇帝还能有一拼,一旦皇帝年幼或者能力稍逊,那大臣们就开始得寸进尺,“欺负”皇权了。皇权看似极大,但绕不开这个逻辑,往往妥协的就只能是皇权。万历皇帝就是典型的例子。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还是很有意思,尤其是土木堡战役、北京保卫战、夺门之变这样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写的都很精彩。有时间可以读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