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试谈我国古代穴居的产生与沿革9

试谈我国古代穴居的产生与沿革9

作者: 老的山羊 | 来源:发表于2020-04-13 06:54 被阅读0次

(二)

1、在清代,史籍记载窑洞更多,一说明窑穴受到一定

的重视和欢迎,二说明窑洞的应用更加普遍,从偏僻山区发展到一些城镇周围;除贫苦农民、一般地主外,一些官僚也居住 洞,乾隆以后,官府、学校等机构亦用之。

如:《赵城县志》(乾隆二十五年刻本)卷五载:“邑之

四乡近山坡者多窑户……”、“北乡距城五里,……村舍多陶居焉。”又如《平陆县续志》(光绪六年刻本)卷上载:“乾隆二十六年,……鸠工改作而讲习有地焉,计有……砖窑二孔……。”这是说学校有砖券窑洞以供使用。《浮山县志》(光绪注年刻本)卷七载:“……由分界至沟边筑土城一道 。……开土窑八眼,以备守者栖止。”这里说的是官兵亦随民俗而居窑洞。当然,由于经济地位、自然条件的不同,窑洞的形制也会不同的。

《重修安泽县志》(民国二十二年刻本)载乾隆六年该邑山长李莲“山居杂詠”曰:“豚栏鸡栅傍岩居,榆柳烟笼谷口闾。……陶穴人家敦古处,牛羊日暮各归墟。”描绘的是富有诗意的穴居风景画。同书又载清该邑另一位山长杨锦“岳阳即事十六韵”云:“……空山愁病鸟,落日见荒庄,掘土民为室,倚山家作墙,耕田皆岑畔,苗莠苦秋霜,……。”康熙十四年县令赵时可“岳阳叹”云:“荒山夹残涧,设官犹七里。里里皆鹄形,三五破窑垒,凿土竟作家,茹草甘如旨……。” 作者的心境有关,描绘的则是一派凄凉景象。

可以肯定的是,窑洞的形制随村落的自然环境及个人的经济状况而不同;同时,也说明在当时凡居窑穴的村落绝不会富比平原。《沁州志》(乾隆六年刻本)卷一云:“(该县)村镇……,大者百余家,小者或十数家而止,而且地室陶穴鲜有屋庐,以视汾潞诸聚落,檐楹栉比,……户口繁多,……其相去奚啻什伯也。……”两种景况,实属地理环境影响所致。

乾隆二十五年武乡县令李升阶“与驻防张君夜巡山谷序”中说,与张君率兵卒捕捉所谓“匿迹陶穴”的“奸匪”,却是“十余辈冻馁人”,问其故,曰:“土窟暖以免冻死。”吉县嘉道间文人白汝璜“山口四绝”之一云:“严冬偏暖夏偏凉,洞里壶天岁自长,高卧不知尘世苦,此身疑住白云乡。自注曰:山中多土窑,天愈寒则内愈暖,天愈暖则内愈凉。”充分说明土窑保温隔热性能较好。

《浮山县志》(光绪六年刻本)卷五载:“南关……崇祯间流寇滋扰,民不宁居,兼以康熙三十四年地震,房屋尽倾,仅存瓦砾遗址。其近南河一带坡地,上下傍崖穴居仍旧。”地震使房屋尽数倾倒,而傍崖穴居仍旧,似可说明窑洞的抗震性优于或起码不低于普通地面建筑。

2、纵允明清现代,窑穴的形制约有三种。

一种是靠崖窑,在天然土壁上开挖横洞,有单洞,也有数洞,或横或纵相连,或上或下数层。有的洞内用砖券砌或不券;或在洞外加砌砖墙,保护崖面。规模较大的则在崖外建房屋,组成院落,另一种在平坦的岗地上,凿坑(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沿坑壁开凿窑洞,俗称下跌院子;还有一种是在地面上用砖、石、土坯等造的一、二层拱浅或房屋,称锢窑 ,4748它应看作是窑穴的变种。一般来说,第一种中规模较小的单独或复式窑洞普遍是劳动者居住,砖券或后两种则为农村权贵的住宅。

亦有规模宏大才,如《吉县全志》(光绪年版)所载葛临洲“蔺古庄寨记”云:“……山东壁之半,洞口三四,……为兵燹避难之所,……洞内穿暗窟,三层连转而升,阶砌相道,可出山顶。每层内窑数十孔,可居住。……筒道如巷,两旁土窑联密连似。三层之中级而上下,两层无路可寻。……”该窑洞群非一家一户所能致也,应为全村落集体掘建而成,足可称“窑洞”之杰作。亦可见当时居民之技能已具相当水平。

最后提一个问题:何以一些地区仍沿用窑洞居住至今呢?究其主要原因:一是这些地区山多土厚,有形成窑洞的较优自然条件;二是窑洞挖掘方便,建筑简易,可大量节约砖瓦、木材等建筑材料;三是冬暖夏凉,可节省采暖隔热费用,即可节约能源;四是因地制宜,省占或不占耕地。这些是它的优点,也是它解决人们居住问题的特有功能。当然,窑洞也还有采光不足,通风差、较潮湿等不少缺点。只要能够把窑洞当作一门建筑体系来重视,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认真调查分析研究,一定会克服其缺点,发扬其优点。使窑洞焕发青春,获得新生,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

  • 试谈我国古代穴居的产生与沿革9

    (二) 1、在清代,史籍记载窑洞更多,一说明窑穴受到一定 的重视和欢迎,二说明窑洞的应用更加普遍,从偏僻山区发展到...

  • 试谈我国古代穴居的产生与沿革6

    二、战国至金元时期的穴居 (一) 战国后出现了铁农具,社会生产力长足发展,在黄河流域及其他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宫...

  • 试谈我国古代穴居的产生与沿革8

    二、宋元明清的穴居 (一) 1、宋朝以后,居于横穴者渐多起来,多为贫民,隐士(21),甚至还有后业显赫的吕蒙正(2...

  • 试谈我国古代穴居的产生与沿革1

    人类的穴居有着悠久历史。从人类文明产生了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后,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适应人类生活的需要,以各种形...

  • 试谈我国古代穴居的产生与沿革5

    (三) 距今四千至三千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母系氏族社 会逐步转化为父系氏族社会。社会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居穴形制和...

  • 试谈我国古代穴居的产生与沿革4

    (二) 距今六千年至三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豫、晋、陕、冀、陇东、宁夏、内蒙南部和鄂西北一带。随...

  • 试谈我国古代穴居的产生与沿革3

    二、新石器时代的穴居 (一) 从氏族社会到阶级社会早期,是人类穴居发展的高峰期。至此,穴居成为当时黄河流域人类主要...

  • 试谈我国古代穴居的产生与沿革2

    (二) 1、距今五万年至一万年的晚期智人(新人),人类的脑容量增加,有了相当的智慧,劳动经验和技能有了较大的进步,...

  • 试谈我国古代穴居的产生与沿革7

    (三) 汉族人民与各少数民族交往的过程中,除了以先进的经济文化影响他们,使他们较快地脱离原始、落后的社会外,无庸置...

  • 我国古代车船史话(9)

    第五章、明清时的车船 明代,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明朝政权开始保守锁国,与海外的交往大不如以前各朝。帆船和车船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试谈我国古代穴居的产生与沿革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sw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