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旧稿整理,原发《京江晚报》】
有比闹市街头更盛产噪音的地方么?有,那就是中餐厅。吵闹,据说是中餐的主要特征,这委实一点不假。请注意,这里所说的中餐,不仅包括与西餐相对应的中式餐,同时可看作“中国人就餐”的简称。因为自打咱生下来,不管吃什么餐,都实在难得安静地吃一回。
请客吃饭的喧嚣,就我观察,早年大抵来自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对菜太好吃或者太难吃的评价,二是不同形式的布菜或劝酒,最后还有争先恐后而又绝不轻言放弃的埋单大战。手机普及后,吃饭的噪音又增加两个部分:饭前声浪集中体现着催促、指引、临时拒绝,以及对于交通信息、工作状态真假难辨的报告,饭后声浪主要是对餐后是否发生夜生活以及如何夜生活的研究讨论。总之一间餐馆,有多少张嘴在吃,就有多少张嘴要说。
想要安静地吃,真的好难。国人常识里,饭局是一种交流的方式,饭桌是交流的平台,饭菜是交流的载体。既是交流,怎么可以光吃不说?假设言之,有人请我吃饭,我一言不发木然苦吃,那不仅失礼而且另类,甚至多半要被怀疑有病,下次不再带我。所以不但要说,而且要大声说,大量说,大胆说,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发动大家一起说。因为从某种意义上看,越吵闹越热闹,越能体现出气氛的欢愉和主人安排的妥贴,越是彰显着宾主无间的亲密融洽。一场完美的盛宴,怎能静悄悄地收场?
与中餐的吵闹形成鲜明对比的当然是西餐。印象里的西餐,除了饭前祷告会额外增加部分噪音,其整体气氛似乎是趋于静寂。也唯如此,才有所谓烛光晚餐的私语和浪漫。否则若是一对有情人选择在中餐大厅会面,彼此说话都得声竭力嘶提高八度,只有能量虚耗,何来情调可言。另一方面,就我对于个别国产西餐极为有限的体验看,味道都相当一般,明显不如咱各大菜系精彩纷呈。所以我又极是怀疑,西餐的安静或者纯是因为足够乏味——这么难吃,连盘子里的鱼都恨得想要逃走,哪有心情说笑话?
其实以我个人性格,我更喜欢安静地吃纯正的中国餐,就算说也是安静地说。但这恰恰是个很不好的习惯,也是没法养成的习惯。请客吃饭固然要主动说,被请吃饭自然要配合说,即使自家吃饭也得没话找话说。至少在我家就是这样,尽管白天上班说了太多的话,回家也不能让嘴歇着。尤其吃饭时,若不在适当时候以适当语调,对眼前饭菜说一些不尽客观准确、却令厨师颇受鼓舞的话,那后面几天只怕就有冷眼恶声之虞。
也曾试过安静地吃。那天她懒得烧饭,于是出去到饭店安静地吃。两人分头点了自己要吃的菜,淡然对坐无嗔无笑,各自为战埋头大吃。我颇感自由自在,但她对服务员的异样目光耿耿于怀:象我们这样脸色淡漠光吃不说的男女,若不是结婚多年丧失激情,那就是吵过闹过即将分手。此话说得不祥,我只好立即放弃安静地吃,入乡随俗起来:哥们,走一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