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的时候,我家孩子和她同学进入一个补习机构学数学,大家数学成绩相当。
初一下的时候,年级第一的妈妈介绍了一个很牛的7系老师,她离开了我们补习机构去了名师补习班,但是期末成绩苦不堪言,100分晃荡。这样,我女儿和她孩子数学一下就拉开了三十多分的差距。
如今,她又回到我们补习机构。但是老师说寒假和春季,大概二十多次课落下了,孩子肯定跟不上,让她降低班型。她不肯,觉得她女儿和我女儿成绩本来差不多的,如果降低一个档次,那么学完初中数学就差不多中考了。如果进入我女儿所在的班型,就可以多一年的时间复习。
于是,她给老师买视频,说一边先看视频一边跟着我们的课上。这暑假才十次课,今天她孩子死活不去补习班了,简直听天书一样,不懂啊。
她愁啊,问我咋办?
我能咋办?
换作我,肯定脚踏实地的匹配孩子能力补习啊,学习的事儿参不得假,何况是亲生的孩子,你怎么可能为了赶进度跳着学习。视频如果都能看懂的孩子,也不需要进补习班了。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学习进度尤其不能相互攀比。每一点虚假都可能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甚至人生造成不良影响。地基都打不好,何谈高楼层大厦平地起?
现在的家长急功近利,殊不知这才是是孩子厌学的罪魁祸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