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感悟,先有感触了,而后才悟出道理。这篇文和昨天写的文章乘飞机所悟属于姊妹篇。本来是先完成这篇的基础上再着手所悟,可总觉得所悟是转瞬即逝的,所感侧重于对所见的描述,比较刻板,不易变化,最终掉了顺序。
自己还是喜欢实景描述的,对着眼前景进行描摹练习,真的是提高文笔的好方法。可能刚开始的时候,瞪着眼前美景,半天也憋不出一个字来。别着急啊,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练习久了,描摹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
那接下来就紧跟着小舒的步伐,来看看吧!
起飞前:飞机在起飞前有很长一段滑行时间,也就是蓄力的过程。只有这个速度够快,其构成的升力才足以将飞机托起来。此外,飞机本身机翼的构造,让其在滑行的过程中产生向上托的力,起飞更加容易。
飞行中:飞机在滑行足够距离后,上升时,能够明显感觉到整个机体向上提拉,同时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到达一定高度,保持平衡后没有下坠的感觉。
可内心总觉得它需要通过下坠来平衡上升的惯性,可能是游乐场的跳楼机给自己埋下了阴影。维持一定高度,飞行一段时间后,飞机开始继续爬升。先摆动一侧的机翼,而后平衡,再摆动另一侧机翼,又平衡,整体徐徐爬升。
飞机的时速在既有的交通工具中是最快的,可平视机身,也就是以飞机上的自己为参照系,整体好似如蜗牛般在蔚蓝的天宇中缓慢踱步,陆地上的车辆仿如蝼蚁般放缓了步调。
飞机在上升的过程中,总体分为了三个爬升高度。
第一层,能够清晰的看到地面上飞驰的汽车,江面上的船只仿如箭矢般在水面画出尾波,屋宇的整体构造清楚明了。周边没有云层,空气清新透亮。
第二层,机体处在薄薄的云层之上,透过云层的间隙看地面的湖泊,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铺了一张金色的铝箔纸,明晃晃的耀眼级了。看着薄薄的云层,思绪飘涌,意识模糊,总感觉天地之间掉了个头儿。
第三层,飞机已经上升到浓厚的云层之上,厚厚的棉花糖似云朵铺满了穹宇,如盐湖般的梦幻。云层由近处的蓬松,薄透的质感向远处浓稠,凝胶状质地转变。密集云团中间的裂纹,似大列巴般的无拘束。紧接着,视野随着空蒙泛白的天际线边无限延伸。
此刻,真想去拨开云层,玩弄一番,松软而又富有弹性,顺道再去看看蓝色穹顶的外面是什么。
刚刚正在敲字记录时,突然感觉到周围的气流从机身迅速划过,而后四周一片晕白,在云海里畅游,穿透。才知道,其实云层很厚,只是刚刚以俯视的眼光看,留下薄薄的一片。
飞机冲出云层后,被眼前景震撼到了,远山如黛,薄云如一层轻巧的面纱笼于重叠交错的肌体之上,国画山水的写意就此呈现。久久沉溺其间,难以忘怀。
降落后:飞机降落后依旧需要滑行,而且其滑行的速度也会更迅猛。因为飞机的动力系统比较发达,下落时依旧继续工作,所以通过滑行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使其停靠在规定的停机口。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24727/6c89d5a8bc51077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24727/a4ffe939c40a5bd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24727/f1f486ef5e5ee5d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24727/4a15aa3b92a444d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