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留心,素材就在身边

作者: 河南妞 | 来源:发表于2023-03-04 13:17 被阅读0次

在个别文友的文章中,有人发出感叹:

我的生活平平淡淡,没有新奇,每天都不知道写点什么……

这也许是大多数人的困惑,果真如此吗?就拿我自己的亲身感悟说起吧!

带着给自己的文字安放的角落,我来到了书写平台,刚开始真的就是文字有个家就好,无欲无求,每天都写,乐在其中。

三年的持续书写,文字的数量也从每天400字,到目前日更5000字左右;从刚开始的日更一篇到目前每天可以写几篇。

虽然我的文字质量不怎么样,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但并不妨碍我写作的热情:写身边的人和事;分享值得阅读的书;心中所想所悟;生活随笔;目前还有长篇练习中。

这几年持续书写的结果,让我养成了随时随地都可以码字的能力。在家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码字,外出的酒店里、行驶的列车上、甚至是就医等待中,都能扣出一篇几百字的短文,让我没有断更。

也许会有人好奇:天天都写,哪有那么多可写的东西?

其实,稍微留心一点,一个点、一句话、一个场景都是写作的素材!

写得好坏是一回事,写得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比如我昨天码了6000字,它们是这样在我手中扣出来的:

《尕刘师傅的人生轨迹》,参加刘师傅的葬礼,看到子女们哭得撕心裂肺,毕竟瘫痪三年走了也是一种解脱。但是这些年来刘师傅的所作所为,子女们看在眼里,感受到心底。于是,这篇文章就在我心里有了腹稿,写出来不过是敲敲键盘而已。

《逆袭》,是我目前正在推进的一个系列剧,目前的水品我每天只能推进一个章节,无论怎样努力我都只能写一个章节,那就顺其自然好了。

《心有诗梦,何惧风霜?》,刷视频的时候,偶然刷到一个刚刚退休的70后中年女人站在单位门口的感慨,想到了三年前自己也有那样的感觉。不过这几年我有了码字这个爱好,诗和远方都藏在我的文字中——我的心中有诗和远方,幻想背包去流浪,何惧未来的风风雨雨呢?

《守住底线》,娘家家族群里,有亲戚说大姨妈老年的不易。我也知道,她年轻守寡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儿子,最不应该的是听从儿子的建议,卖掉老房子让儿子换了大房子。毕竟三代人在一起有代沟,搬出来吧,没有退路。于是我便用守住底线亮明自己的观点——守住存款,守住房子,这是养老的根本,也是维护老年尊严的根基。

《100万买房,还是理财?》,每天睡前习惯性写一条问答,几百字,权当写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

就这样,不知不觉几篇文字就出炉了,都是生活中的人和事的记录,没有刻意去寻找什么高大上的内容,热点咱也追不上,即便追得上,未必能写到点子上。那就在自己碎碎念的世界里,继续叨叨吧!

这不,早晨跑步路过垃圾箱时,看到旁边石头上摆放着一个洗得干干净净、躺在“摇篮”里的布娃娃,回到家随手写下了《素质》,成为了我今天的第一篇日更文。听说曾经关掉了两年的烤馍店又重新开张,《夫妻店》的腹稿已经在心中形成了。

写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有的人为了自嗨,有的人为了变现,有的人为了名气……我是想用文字记录曾经的过往,给自己的文字安个家。至于变现,顺其自然,有它五八,没有它也是事实——用文字治愈生活,滋润心灵就足够了。

相关文章

  • 幸福就在身边

    只要你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只要你可以细心感受。就会发现,其实,幸福离你真得不是很远,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

  • 自媒体写作,该如何寻找素材?

    最近,有不少网友问我:该如何寻找写作素材? 总体来说,我们需要随时积累素材。素材来源生活,只要随时留心,就能收集到...

  • 【第9天】日更素材从哪里来?

    日更千字文的素材,我从来没有为之发过愁。生活里的素材多如牛毛,只要我想只要留心只要想拾,都能成为手里笔锋下的素材。...

  • 3/15生活中如何发现素材

    只要留心,生活中处处是素材。其中的素材不仅指的是写作的素材,也是能把我们所学知识运用起来的素材。就像今天晚上在跟表...

  • 孔子的交友之道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留心,老师就在自己的身边。向周围的人学习,既是一种谦虚,又是一种自信。处处留心皆学问,...

  • 写作素材就在我们身边

    小鱼儿从国家博物馆,给我发来四副青铜器照片,说可以作为写长篇的素材。 正合我意。

  • 写作素材就在你身边

    写文章要从自己身边的琐事入手,不要认为是生活中发生的小事不值得写。因为是亲身经历的事情,写起来更有真情实感能与读者...

  • 写作素材就在身边

    每当日更时,都要想,该写些什么呢?其实,该写的东西有许多。每天见那么多学生,上那么多课,还有许多事要做,许多人要见...

  • 求医的路上,我经历了啥?

    有位朋友问我,写作没有素材,其实素材来源于生活,它就在身边,只要你用心观察,随时记录。就比如我的这个周末,比较特殊...

  • 身边处处皆素材,学会留心观察

    我们写文章常常为没有素材发愁。 其实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观察。 巴甫洛夫曾说:“观察,观察,再观察。”这说明,观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要留心,素材就在身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ky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