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茫茫的草原,一只可爱的小羚羊吃着吃着,突然遇到了不测,它竟不知不觉误入了狼窝。小羚羊拼命地往回跑,见到一个骑着马的猎人,它想投靠猎人,而猎人却把枪口指向了它,它又拼命地往回跑,命运再一次落入了不可预测的深渊。想到这则故事,我的心海又起起伏伏。
01 天打雷劈
庚子年新历1月28日,农历初四,我所住的小城风云突变。
“武汉归来你隐瞒,县城乡下到处玩;串门聚餐样样做,亲友都进隔离房。家乡建设不见你,千里投毒你第一;罪该万死大毒王,病不死你雷也劈。”这是我的学生张君确诊全县第一例冠状病毒消息公开后,不知谁编的这首歌谣迅速传遍了全县的微信群、QQ群和朋友圈,全县网民对他的“众怒”可想而知,恨不得千刀万剐。
网民的愤怒是情有可原的,我的小城一直被网民自吹为全市抵御病魔的“最后堡垒”,因为周边区、县都出现了患者案例,唯独我县零案例,大家都引以为傲。
自从疫情一级响应以来,全县从县领导到村委干部,从机关到自然屯,从公务员到广大村民,几乎都全部动员,层层排查,层层上报,层层设防,一直没有放松警惕过。全县市场关闭,限制出门,除了工作人员外,大街小巷几无车来人往,防控正显现出良好的效果。孰料,一个罪该万死的“张君”打破了全县防控的大好局面,谁不恨而欲诛之?
张君20天前从武汉回来,在武汉做生意的他,虽不是腰缠万贯,但也算衣锦还乡。久别归来,念亲想友,串门聚餐,组织烧烤聚会,洋洋得意,朋友圈里天天都晒着珍馐美味和亲戚朋友聚餐玩乐的情景。
张君之罪在于他的隐瞒,社区排查武汉归来人员的时候,他一直心存侥幸,不加重视,没有上报,没有自我隔离。有朋友曾劝他去体检,他还笑呵呵,亮出胸肌,俨然一副我不会有问题的模样。
张君出事后,与他一起确诊的亲戚朋友有9人,密切接触的左邻右舍及亲戚、朋友、同学还有一百余人被隔离,张君被称为“毒王”,整个县人心惶惶,全县的防控压力因他而顿时如山重。

02可怕的“柳妈”
“毒王”张君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全县各个QQ群、微信群几乎每天晚上都在议论他、咒骂他,熟悉他的人都在揭他老底,同学和朋友跟他原来的种种聊天记录都广泛传到网上,连他的老婆、小孩也牵连受骂。他的电话、QQ号、微信号被人私下泄露,有的网民还号召到他的交际圈去骂死他。
住在隔离病房里的张君每天电话不断,有亲戚好友的,也有陌生电话的,本以为有人安慰,但无一不是指责咒骂的。第一、第二天他还敢接,后面再也不敢接了,就连他父亲的电话他也不敢接。
张君的手机短信、QQ和微信,几乎每天都收到亲戚、同学、朋友以及陌生人的责骂、威胁信息。他诚惶诚恐的一个一个解释、道歉,但都无济于事,没人原谅,亲朋好友都誓永不为亲、永不为友,实在是恨他至极,添了这么多麻烦给人家。
张君最怕的是他微信里的朋友圈,密密麻麻的一大堆顶帖回复:各种毒得不能再毒的咒骂语言,成千上万的“刀劈”表情,以及广泛引用骂他的那一首歌谣,有的还把全县各QQ和微信群里声讨他的聊天截图来回复在他的空间。尽管张君回复了很多“鞠躬道歉”表情,但回复他的是更多的“刀劈”表情,他欲哭无泪,深感内疚,负罪之心如巨石沉重。
隔离病房里虽然灯光灼灼,但张君的世界一片黑暗,他想对亲朋好友说声千声万声“对不起”,对全社会鞠躬道歉,但又无从而说、无从做起。他想到了死,拔下吊针,正要破窗而跳,但防盗网拦住了他;他想以头撞壁,幸而又被及时拦下。
反正,就不想活了。
此时的众人,让我想到了长舌妇“柳妈”,祥林嫂明明已经跌到了人生的底谷,而柳妈不仅不救,而且还推波助澜,非要把祥林嫂去死不可。我所加入的几个公众微信群里,每每见到有人骂张君,我都回复“人已如此,何必柳妈,置人死地?”,但每每我回复,几乎都遇到众人的“围攻”,说我帮“毒王”讲话,连我都一起咀咒,我实在无言了。
03永远的千纸鹤
“张先生,你虽然感染了病毒,但你现在是轻症,不至于医治不了呀,你何至于自寻短见呢?”护士开导他说。
“我是罪人呀,亲戚朋友都被我害了,现在全社会都恨死我,我还有啥脸出去见别人呢?生不如死,不如一死了之。”张君很自责内疚地说。
“张先生,我们不是一直对你好吗?怎么说全社会都恨你呢?”护士继续安慰他。
“我的电话,我的短信,我的朋友圈,人人都在骂我祖宗八代,同学朋友亲戚都在恨我,左邻右舍想打我,我已经不是人了,我愿下地狱算了。”张君哽咽地说,然后嚎陶大哭了起来。
“张先生,你的朋友圈里虽然有很多人在咒骂你,但你是否注意到了每一个咒骂下面的回复是什么?”护士继续安慰他说。
护士的话让张君猛醒过来,他小心翼翼、诚惶诚恐的打开朋友圈。
“是千纸鹤!”
“你知道这是谁给你的千纸鹤?”
张君回忆起了初中的时候,是班主任木老师给他的承诺:只要每天都做好了自己,就每天都给他折一只千纸鹤。那时候张君总是自卑自弃,班主任一直用这样的方式来鼓励他,他桌上堆起了一大堆的千纸鹤,直到后面他变得自信和乐观。
“是我的班主任,木老师!”张君回答后又嚎陶大哭了起来。
“是的,是你的木老师,也是我的爱人,他一直叫我劝你坚强面对。你朋友圈里,每一条咒骂你的回复他都回复人家一个千纸鹤的图案,目的是希望你勇于面对所有对你的指责。”护士对他做了一个拇指向上的手势。
这班主任就是我,张君是十五年前我教的一个学生,人很善就是有点自卑和胆小,大概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缘故。这护士是我的爱人,张君恰好在她护理的病房里,我特别交代她鼓励张君,顶住舆论压力,别让恶言甚于病毒呀。
枯燥煎熬的隔离病房里,张君再也不害怕手机里的朋友圈,他变得淡然,看着一只只“千纸鹤”,他忘记了所有对他的咒骂评论。黑暗的世界里,他仿佛见到有一束微光照到他的床前。我夫人说,张君在病房里后来淡定得很,每天都跟她聊着他以前的读书,聊着他在武汉的生意,聊着他的家庭,反正每天有不完不了的话。
13天过去了,张君两次核酸测试都为阴性,他顺利出院了。但张君因隐瞒不报个人武汉归来的经历,还四处串亲找友,涉及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罪,他将面临刑事指控。
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的朋友圈里我每天都将回复一只“千纸鹤”,直到他回归社会,正常生活。
唉,人已如此,我们又何必“柳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