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受小知(二)

大受小知(二)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4-01-18 08:47 被阅读0次

    ——《论语》学习之15·34--2

    【原文】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白话】孔子说:“君子难以从小处被人知,却能承受大任;小人不能承受大任,却能从小处被人知。”

    【思考之三】君子与小人有哪些不同?君子为什么会被苛责?

    君子与小人,只是相对而言。小人不一定是坏人,只是与君子相比,心胸格局偏小,非常在乎自我的人生价值,所以小人努力于才干,谋得一技之长,在做事上力求完美,以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为荣。而君子则是胸怀天下,以造福苍生为使命,所以致力于立身行道,长养仁德,以德为主,希求德才兼备。君子和小人走的是不一样的人生路:小人注重才干,偏于事相,力求完美;君子注重德行,着重仁爱,凡事内省。

    君子、小人的风格完全不同。小人做事,仅限于做事,非常在乎事情的圆满,如果做好了,是自己的功劳,增长骄慢;如果没做好,是别人的过错,迁怒于别人。而君子做事则是历事练心,在做事中长养仁德,所以不仅关注事情本身,更多地关注到与此相关的人,而且人比事更重要。在君子的眼中,成功的标准,不仅仅在事相上,更要看做事的人有没有得到锻炼成长,心灵有没有提升,人与人之间有没有增进仁爱。

    在对技能的追求上,小人是受外物的引诱——名声、金钱的推动,假如没有这些名闻利养,可能就没兴趣,有了成绩也会挟技自用,到了一定程度就遇到瓶颈,再也上不去了。而君子的动力完全源于内心,很纯粹地爱人之心,爱心中最能激发出一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再加上不求名、不求利,更能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学无止境。也许眼前在技能上不如小人,但未来一定会超越。

    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讲君子不是天生的,也是从小人通过学习而成为君子。当一个人建立起求道的志向,他就成为一个志于道的士人,就走在了通向君子、成圣成贤的大道上。所以,君子、小人,也不一定指种人,而是指一个人的种心念一念君子、一念小人。当一个人只想到自己,只看重眼前的事相,而忽视了对相关人员的关照,那一念就是一个十足的小人,哪怕事情做得再完美,也是一个小人在做事;如果能够关心他人,代人着想,在做事中谋求共同成长,那一念就是君子在做事。

    君子为什么又会从小事上来苛责呢?因为我们一般人大多是小人,人生中有无数的追求,而这些具体的事情君子可能帮不上忙。比如,肚子饿了,需要会做饭的人;身体不舒服了,需要能治病的人;孩子上学了,需要懂教育的人;办企业、开公司了,需要懂管理的人,等等。那个时候,因为我们急于解决眼前的困难,所以君子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我们的心念集中在:哪个饭店的厨师菜做得好,哪个医院的医生医疗水平高,哪个学校的老师会教孩子,哪里能招到人才,完全被眼前的苦乐所左右。而且是一种非常功利的心态:我出钱,你提供服务,赤裸裸的交换,所以要挑最好的服务购买。换个极端的说法,只要对方有这个本领,能帮上忙,哪怕他是一个名声很差、让人讨厌的人,我们也会认的。所以,仅仅从眼前做事的专业技能上考量,因为君子不是完人,当然很有可能比不上那些有一技之长者。

    【思考之四】我们在观察人、使用人的原则上有什么问题吗?

    《淮南子·主术训》曰:“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人有其才,物有其形,有任一而太重,或任百而尚轻,是故审毫厘之计者,必遗天下之大数;不失小物之选者,惑于大数之举,譬犹狸之不可使搏牛,虎之不可使搏鼠也。”唐文治老先生也说:“司马氏曰: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可不可,必详审德与才之大小,而后用得其当。”云门隐者:“亦是用人之法。因材而施,各用其长也。”

    本章,看起来是孔老夫子告诉我们观察人、使用人的原则,对君子、小人应该如何用其所长。但其实背后反映出的,恰恰是我们自身的问题。我们有一种矛盾的心态,既想得到君子的照顾,又想得到小人的服务,鱼与熊掌兼得。

    学习本章,也给了我们重要的启发。君子是德才兼备,以德引领才干,生命不断提升;而小人是疏于德行,偏于才干,不会走得太远。所以我们应该确立人生的志向,效学君子,目标圣贤,从大受上着眼,避开小知的短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受小知(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al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