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释】
▲小知:从小事上观察一个人的能力。
▲大受:承担重任。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在小事上察知他的能力,却可以让他担当重任,小人不可让他担当重任,却也有一技之长。”
【学而思】
君子博学却未必事事都清晰明了,任用君子是看重他的德行。小人虽然见识浅薄,但也有一技之长。
参读:
《子罕篇》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路篇》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朱熹《论语集注》:盖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材德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
【知识扩展】
《淮南子·主术训》: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人有其才,物有其形,有任一而太重,或任百而尚轻。是故审豪厘计者,必遗天下之大数;不失小物之选者,惑于大数之举。譬犹狸之不可使搏牛,虎之不可使捕鼠也。今人之才,或欲平九州岛,并方外,存危国,继绝世,志在直道正邪,决烦理挐[rú],而乃责之以闺阁之礼,奥窔[yào]之间;或佞巧小具,谄进愉说,随乡曲之俗,卑下众人之耳目,而乃任之以天下之权,治乱之机。是犹以斧劗[zuān]毛,以刀抵木也,皆失其宜矣。
(所以有雄才大略者不可用雕虫小技来苛求他,而只能耍小聪明者不可委以大任。人有各种各样的才干,物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人任一份工就嫌太重太累,但有人任多份工都不嫌吃力。所以能计较弄清毫厘小数的人,一定弄不清天下的大数;对于小事计算不差分毫的人,碰到大事就会糊涂困惑。就像不能让狸猫去与牛搏斗、不能让老虎去捕捉老鼠一样。今天有些人的才能,可以平定九州、兼并域外、挽救危难中的国家、恢复濒临灭绝的世族,这些人的志向在于宏扬正气纠正邪恶、决断处理烦难杂乱的问题,而现在却要他们去管理一些宫内家庭事务;有些人只具备一些小本事,却相当机巧奸诈、善于奉承献媚、讨好主子、追随浅陋习俗、低三下四地哗众取宠,却被交付委任以天下大权,参与治理国家的机要大事:这种大才小用、无才重用的做法,就像是用斧头去剪毛发、用剃刀去砍树木一样,都失去了它们所适宜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