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情理论

作者: 红叶竹马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16:51 被阅读4次

简言:情理同本质,一体而两面。理本为规范,情却求心暖。情随自由动,引导文明灿。求理释万物,使人达所愿。情理相生发,万古而不断。

情理同为万物之本质,而常以一体两面的形式展现。这里就来阐述一下。

先说,自然本无所谓“理”。所谓理乃是人类在自我规范时建立的,因此我们常常说治理,后来就推己及物,认为物之中也有个理,实则是将人类的思维方式运用于对象,以便把握对象而已。有了理,我们便能有条理地说清楚对象,且一般理有公用的尺度,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虽不至于此,但一般人从教育以来,就接受了许多理,谈理,则人类会有许多共同基础。

而情便可说是理的漏网之鱼,但又确确实实存在于宇宙间的一股力量。谈起情来,我们经常会说,“情不知何起”,又或云,“剪不断,理还乱”,便是不可理,但又真实存在的一股力量。按说理本身是没有力量的,它的力量在于人类的公认,人类公认了,它就有力量了。自然之理不需要人类的公认。但是自然之理转化为人类之理,则需要人类的公认。

情固然也有情的逻辑,但正是因为其超逻辑,所以不可理喻。情又是真实存在的力量,它的根源应该在于基因深处,是一种能量场,万物赖以生存。草木无情,何以繁衍?人也是这宇宙的一份子,谈起情来,无疑也是共通的。但情不源于自我规范,而是自然赋予的。

由此看来,情和理的本质差异,就在于先天与后天,就在于自发与外设,就在于自然与文化。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理,虽然都有些相似,但毕竟具体表现不同,都是一种适应性的体现。而自然之物都有一情,起初,这情是教人趋吉避凶,慢慢地演化着,这情也复杂多变了,有了自由意志以后,情变得更加不可说了。

情是流动的、摇曳的,但有时又沉寂得像黑夜。一旦奔涌,又引发各种生的力量,甚至把理作为工具携裹着。理自有根植人心之处,但唯其不够深,所以经常被情所打倒。按进化论的说法,理性的出现应该晚于情感,则情感是更原始、更不可撼动的存在。

理智与情感,孰是孰非。情固然会犯错误,但它代表生命的欲求、方向,理即使不会犯错误,最终也是为了照顾情。我曾试想未来宇宙遍是人工智能,则人工智能虽然判断高于人类,但它们会不会认为生存和繁衍是没有必要的?以至于为了生存和繁衍而设立的这些文化也全无必要?事实上,正是生存和繁衍刺激了理性,进而刺激了人类的整个文明,使人类从自然万物中走出来,成为所谓的“文明人”,否则人类可以安逸地永远在树上吃果子了。所以情才是这个世界的引子。情这位“自由女神”,引导我们奔腾前进。

天有理乎?天若无理,人便无从而感,更谈不上靠理来把握自然。天有情否?同样地,天若无情,万物何不只处于基本粒子即可,又何须演化至生命?由此看来,从宇宙存在以来,情理便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成为构成万物的本质力量。只是万物各自以自己为情理的中心,若说全视角地观照情理,如何能得?

我曾困于情,本能的力量竟能教人如此之苦。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情和理在争斗,理代表了大众的意志,私人之情不能随意展现,否则社会不是乱了套了。既然如此,只能压抑,这股能量不得消除,便成了困。

由此看来,整个社会有一些精神病,总好过整个社会都崩溃吧。但对于这个个体来说,这就是他的全部,因此困于情者,确实可怜。这时候理就显得有些冷冰冰了。

我也曾探求理。探求理也是基于人的本性,否则人类如何发展进步?但越探求理越知理之不足,可见,世间事,可以理喻者,实在不多,百姓日用而不知,确实如此。

说起理,便会忽略许多情,说起情,又因为没有理,无法说服别人,因此情理兼备方是一种交流的好方式。我不能将我的感受转移于他人,所谓感同身受,需要很高的技巧。这正是所谓艺术的空间。

原来,我国的诗偏重于情,自三百篇乃至楚辞而然,但所谓情不是单纯地抒发说我现在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而是将特定的情感与特定的情景、想象相结合,并以特定的文字组合展现出来,方成为动人之作。有些意象在文化中有特定的含义,比如秋这个字,就容易引起愁,梅花往往是高洁的象征,柳则预示着离别,鸿雁有传信之意,浮云多游子之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都取决于特定文化中的文化符号,而所谓文化符号,本质还是一种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因此情与理之不可分,可见一斑。

再说说理,即便是以说理见长的先秦诸子散文,也多夹与意象,实在无意象说理则干巴,没有气势,可见理性要诉诸情感,才能动人,真正能静心观照理性之妙的人,毕竟少数,理性反而需要合于情感规定的某种形式,比如科学家所说的求简心理,一个原理,最好能用最简洁优美的一个形式来表达,这都是为了照顾人的情感。

情理互相生发,文明得以延续,万物得以生生不息。真情所以长存,乃是因为真情是推动万物的公理;真理之所以迷人,乃是因为真理存在于有情众生之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情理咏

为何

我在道理的岸边徘徊了很久

还是没能忘掉那抹月光

你来时的温暖

曾经浮动黄昏

那些道理都是很好很好的

没有它们

我们什么也推动不了

我们只能一起活在森林里

但那些道理把我封得太深了

我这鲜活的肉体

快碎成今夜的雪

鹧鸪天·情理深思

风月翩翩泪几重。肉身打作瓣千红。裙钗舞扇汗青照,圣哲持规大道通。

开蒙昧,化民风。朝闻道也夕归同。不知天意怜人否?小驻尘间情意浓。

相关文章

  • 十五、情理论

    简言:情理同本质,一体而两面。理本为规范,情却求心暖。情随自由动,引导文明灿。求理释万物,使人达所愿。情理相生发,...

  • 高级的同感共情有什么不一样?

    层次理论 本文继续同感共情,聊聊同感共情的层次理论。著名心理学家卡可夫将同感共情划分为两个形式,初级同感共情和高级...

  • 《一分钟面对面识人》读书笔记

    一、理论部分 包括:性格识别方面的4P理论、DISC理论、PDP测试、性格色彩分析、MBTI理论和荣格的潜意识、情...

  • 同学情十五

    你是一个很优秀的男孩 有些腼腆的男生但绝对热心 坐在我的前面有求必应 热心很让人亲近的 印象中和同桌一起逗你开心 ...

  • 正月十五汤圆情

    正月十五的一锅汤圆,像一束七彩丝线,把我童年吃汤圆的酸辛和快乐,悠悠地牵了出来…… 我的童年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 MOOC大学 中医与诊断 W4 第四章 中医理论-病因理论

    4.0 病因理论概述 4.1 外感六淫 4.2 内伤七情、饮食、劳逸

  • 刘明兵诗一首《十五情》

    <十五情> 刘明兵 十五佳节赏月明, 思亲它乡重几重。 浪子荡京盼归日, 志在业满回家时。

  • 古琴音乐与中医心身养生的探索(2019-07-20)

    根据中医理论,人的情绪通称“七情”,归属于“五志”,通常称为“情志”。 调解情志是 《内经》 提出的养生的重要内容...

  • 学情研究理论笔记

    关键词:学情研究 以学情研究为基础进行教学。教育的本意就是教学生学。今天来讲就是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进行...

  • 远离被套,关注《双十五》物业

    双十五物业,是校长2006年提出的,虽经八载,校长仍以为,此理论特别适合大城市的刚需置业。 简单地说,“双十五物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五、情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cp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