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200天群英会5000+持钻作者创作园韶华易逝
808.曾国藩:无形之功不必去争,凡事要有敬畏谨慎之心

808.曾国藩:无形之功不必去争,凡事要有敬畏谨慎之心

作者: 亦然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20-06-11 08:38 被阅读0次

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事情自己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甚至做出了许多牺牲,但结果却总被人忽视,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做?

有人会因此而大吵大闹,不惜一切代价为自己去争去抢,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争论不休,大打出手。这样做就算为自己争得了荣誉,却也给别人留下了心胸狭隘、追名逐利的不良印象。

有的人选择了心平气和地默默接受,不争不抢,顺其自然。不争并不代表懦弱,不抢并不代表胆怯,而是一个人修养和风度的真正体现。

那么曾国藩又是怎么做的呢?

一、不必争无形之功

曾国荃就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

那一年,曾国荃率军围攻江宁,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曾国荃凭借“扎死营,打死仗”带领吉字营坚持了过来。

虽然未能攻下江宁,但是他的行动却迫使浙江和上海一带的太平军不得不前来支援,从而减轻了左宗棠、李鸿章的压力。

吉字营在江宁取得的进展,促进了江浦、浦子口的胜利,从而使江北的军事压力减轻了不少。这些可以说都是曾国荃为战争立下的功劳。

然而,从中受益的其他将领并没有因此而感谢曾国荃,朝廷也没有给他赏赐。曾国荃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就这样被忽略了。

生性心高气傲、个性张扬的曾国荃当然不甘心受此窝囊气,于是写信给兄长曾国藩,希望兄长能够上奏朝廷,说明当时的情况,为自己赢得应有的奖赏。

曾国藩接到信后,不认同这种做法,于是写信劝弟弟不要这样做。

在《致沅弟·无形之功不宜形诸奏牍》中,曾国藩说:“此等无形之功,吾辈不宜形诸奏牍,并不必腾诸口说,见诸书牍,此是谦字之真工夫。”

曾国荃所立的功是一种“无形之功”,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顺便做出的贡献。这种看不到的功劳,不能写在奏牍上,更不能说在嘴上。这是体现谦字的真功夫。

曾国藩劝慰弟弟:“君子之所不可及,在人之所不见也”,在遇到这种事情时,如果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淡泊名利的心态,也可以感受到他胸怀坦荡的君子之风。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二、做人要有敬畏之心

人生在世,需要一种敬畏感。人一旦没有了敬畏感,就什么事都敢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因此,没有敬畏感的人是非常可怕的。

在《致沅弟·宜从畏慎二字上下工夫》中,曾国藩就讲到过自己的心路历程。

“余自经咸丰八年一番磨炼,始知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之训诫,始知自己本领平常之至。昔年之倔强,不免客气用事。”

有句话叫“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还有一句话叫“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说,人只有经历了磨难才会成长,人只有经受过挫折才会成熟。

曾国藩经过一番磨练后知道了三畏,认识到了自己本领的平常,这虽然有些过谦,但却是他逐渐成长和成熟的表现。

“近岁思于畏慎二字之中养出一种刚气来,惜或作或辍,均做不到。然自信此六年工夫,较之咸丰七年以前已大进矣。”

最近这些年从畏慎二字中养出一种刚气,只可惜一会儿做一会儿停下来,没有坚持到底。但经过六年的磨炼,肯定比之前有了很大进步。

“弟经此番裁抑磨炼,亦宜从畏慎二字痛下工夫。畏天命,则于金陵之克复付诸可必不可必之数,不敢丝毫代天主张。且常觉我兄弟菲材薄德,不配成此大功。畏人言,则不敢稍拂舆论。畏训诫,则转以小惩为进德之基。”

曾国藩劝弟弟要从畏慎二字上下功夫,知天命,懂敬畏。敬畏别人的话,不与舆论相争。敬畏训诫,把每一次小的惩戒作为品德提升的基础。

三、君子有三畏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曾国藩虽然身居高位,但依然时刻保持敬畏与谨慎之心,他提出的“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之训诫”与此类似,而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具体阐述,说明了为什么人要有这三种敬畏。

首先是对他人的敬畏,不论是舆论,还是君长的训诫,都是他人对自己的约束。我们都要从内心里尊重他人,尊重这种约束。

其次要对天地间的规律、对自己内在的良心存有敬畏,这样便形成了内在的自我约束。

有了内外两种约束之后,人的行为就必须对君长、世人、内心和上天负责,在为人处世时就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不能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干什么。

曾国藩曾经将敬畏与饮食相提并论,认为饮食能够解饿止渴,而敬畏则能够让人防止灾祸的发生。在他看来,敬畏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人只有知道了敬畏,做人做事才会小心谨慎;只有懂得和做到了小心谨慎,才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曾国藩认为,“畏慎”是为人之本,不论是什么人,如果没有“畏慎”之心,就容易出现过失,从而导致失败。

因此,在为人处世时一定要保持敬畏之心,懂得谨慎行事。只有那些对外对内都有敬畏之心,并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小心谨慎的人,才能最终成就伟大的事业。

相关文章

  • 808.曾国藩:无形之功不必去争,凡事要有敬畏谨慎之心

    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事情自己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甚至做出了许多牺牲,但结果却总被人忽视,得不到别人...

  • 2017-07-16

    敬畏之心,端庄之仪,谨慎之言。

  • 2021-07-27 敬畏天地人

    生而为人,不可失去敬畏之心。我们应对天地万物充满敬畏之心,要敬畏天地、众生,也敬畏我们自己。曾国藩曾说“...

  • 曾国藩领导力(七)

    今天来聊聊曾国藩的一个“慎”字,慎就是谨慎的慎,可以理解为叫敬畏之心。 曾国藩是饱读史书,他对历史上人生成败的规律...

  • 要有敬畏之心

    这两天网上热议的某地山洪灾害游客被洪水冲走的事情,这么惨重的教训,竟然还有人在第二天又去那个野生网红景点去游玩。 ...

  • 凡事保有敬畏之心

    这俩年的的生活遇到一些小挫折和困难,也让自己有所成长,认知提升,凡事保有敬畏之心,用最坏的风险去考虑后果,盲目自信...

  • 不要因为写作而犯错误

    不要因为写作而犯错误 都说,人生在世,要有敬畏之心。有敬畏之心,也是有底线。有底线,便是有敬畏之心。当然,有敬畏之...

  • 所思所想

    生而为人,还是要有敬畏之心。

  • 不向俗世谈恋爱

    何必去谈结果,自身的感觉便是自己行为的主旨。 凡事只要有牵涉到他人,便不再能保持初心。 凡事只要有牵涉到利益,便不...

  • 曾国藩的三畏三不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所以,人要常存敬畏之心,要有“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08.曾国藩:无形之功不必去争,凡事要有敬畏谨慎之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se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