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

作者: 小雪007 | 来源:发表于2018-04-05 09:13 被阅读75次

    日更25天 4月5日(一个特别的日子)

    有两条鲤鱼

    清明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了每年祭祖的日子了。带着惆怅和思念去上坟。

    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已驾鹤仙去,我们上海浦东人叫外公外婆都是那么叫的,外婆称为“嗯那”,意思就是奶奶,也当亲奶奶一样叫,外公不叫“外公”,叫“大大。”自己的奶奶,叫“阿那,嗯那。”如果两个奶奶都在,外婆称呼为“阿婆嗯那。”当着外婆的面不能叫“外婆。”外婆会不高兴。因为本来就是自己亲外孙。在叫法里不能出现“外”字。这是我从小就那么叫的。我的女儿也这么叫我妈妈的。

    对外婆的印象停留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只有七八岁光景。从小我外婆身体就不好,卧床整整5年。她小时候太苦了,有风湿病,落下了病根。在我婴儿时期,我们老房子两楼,爸妈都去忙了,他们离开一会儿,外婆在下面不放心我。就来楼上看我,楼梯比较陡,她步伐艰难又沉重,还没看到我,就从楼梯上摔了下来。老年人摔不起的。身上多处骨折。家里人都吓坏了,特别是妈妈哭了很久。这都是妈妈告诉我的。

    在卧床的那个时期,妈妈很孝顺,每天给奶奶梳头,按摩,端屎端尿,每到清明阴雨天,或者黄梅天,雨季多的时候,奶奶就会浑身疼痛,后来我也大些了,时常看到妈妈的眼睛里布满血丝,眼泪包在眼眶里,给奶奶按摩腿,按摩脊柱,每次按摩还找来穴位经络的书,有时候还刮痧拔火罐。那种爱是亲情的提现。

    说说我妈妈的小时候吧,她从小也很苦。我的外公在妈妈十岁的时候食道癌去世了。家里境况窘迫。妈妈从小和自己母亲分开。妈妈在她上学时候就过寄到我大舅舅那了。从小妈妈就没有享受父母的陪伴,从小就是寄人篱下。妈妈是外婆第4个孩子,年龄最小,上面是两个姨妈,一个舅舅。

    小时候妈妈在舅舅家,做事就要察言观色,要做很多家务,洗被单,洗衣服,打扫房间,放了学,必须要烧全家人的饭菜,如同灰姑娘的生活,衣服也是打着布丁的。

    每次自己母亲的探望成了件奢侈的事情,也不敢偷偷跑回家去看自己母亲,经常夜里在被窝里哭泣。看到自己母亲了,不能表现得很明显,也不能在自己母亲面前哭,让他人看到以为待妈妈不好。那种心里酸酸的感觉能真真切切能体会得到。见面只能远远的看着自己母亲,不能扑倒母亲的怀里,那种感情是很痛苦的。

    从小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妈妈变得很独立,每天很勤快,做事麻利,而且很聪明,裁缝店就在学校旁边,她每天下课会路过,看别人裁剪衣服。她也学会了做衣服。她很乖,在这环境中不得不变得成熟懂事。舅舅家供妈妈读书穿衣吃饭。

    在妈妈上小学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跳伞队。这是多了不起的新领域。需要胆大,视力好,有敏锐的判断力。如果不是文革,妈妈可能成为了跳伞运动员。站在高空俯瞰世界。我也为妈妈感到骄傲。

    妈妈小时候童年的经历,等到她文革后,和爸爸结了婚,有了我,才把外婆接回家,这是她跟母亲从小分离,在母亲病重卧床的阶段,才母女团聚。但是外婆又这样,身体不好。

    心里多多少少要弥补这份爱,也要挽回童年母女分离的痛苦。妈妈很孝顺自己母亲。每次有好东西都留着给自己母亲。直到外婆快不行了,被送到医院,妈妈伤心欲绝。哭了整整三天三夜。在参加外婆葬礼的时候,她趴在棺材面前,久久不松开棺材。“妈,你死了我怎么办!”不停地在哭。我当时小,也是八岁了。我也在哭。感受着阴阳两隔。

    今天是清明,妈妈和姨妈去九龙山上坟了。祭奠他们。

    人世间,我们要孝顺自己父母!在他们健在的时候,要对他们好。珍惜身边的每个人。不要等旧人去世了,再去忏悔。

    “黄土垅中,青冢孤眠,怎及荡青波,卧大海,共地球齐寿,亘古不变。生命源于水中,产于自然,从此脱离红尘,升华宇宙,不羡神仙。”

    清明祭祖

    它是一种象征,一种传统乡土文化的象征;它是一种信念,一种相信天上人间共美好的信念;它是一种寄托,一种恋家念亲的寄托;它是一种夙愿,一种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夙愿。坚信这种文化是不会消亡的,是不会颓败的。传统祭祖文化将永远在我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祭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sr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