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总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品种。身故健康养老教育避税,都往保险大筐里装,听起来能保障的很多,但真正接触的时候,各种条款,各种术语,各种限制条件,以及喋喋不休的业务员,又让人觉得心里觉得不踏实。尤其时而爆出的保险理赔官司,亦或购买数十年后,发现收益还不如存银行合适,让人大呼后悔上当!
上周,朋友小A的老公被查出得了癌症,就在大家纷纷安慰并解囊相助时,小A告诉我他们两人都买了保险,但理赔时才发现,每年钱没少交,但只有10万元的保障额度,应对几十万的治疗和复健费用,根本不够。说完以后,我们都陷入了沉默......
其实一份好的保险,每年仅需几千元,就能获得高达百万的身故大病保障,但现实中99%的人,往往本末倒置,投了十几二十万元,只换来不到三五十万的保障,等到家庭真出现风险的时候,才发现根本起不到保障作用。
所以今天,只想从一个遇到过各种坑,也跳出过一些坑的,热爱研究这些产品的普通人的角度出发,谈谈如何看清保险的真面目。
01
重新认识保险
保险产品可以分为2类:
1.消费型保险:没出现风险的情况下到期是不返还保费本金的,类似于车险。由于不返还本金,这类保险通常有保费低,保额高的特点。但是相信看到第一句话,很多人就会有第一直觉,好亏!因为每个人的潜意识都希望自己健健康康,因此会觉得,这些买保险的钱极大可能会白白送给保险公司。但是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先来看第二种保险。
2.返还型保险(也叫分红型保险):顾名思义,不出险时对每个投保人返还保费本金及部分收益。发生理赔时,按条款赔付。对这类保险,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因为几乎可以肯定99%的保险销售员,推销的都是这种保险。其实这类保险很好理解----用于返还的钱当然是羊毛出自羊身上,实际是将大部分保费用来投资,剩余小部分保费用来赔付,本质是个理财产品+消费型保险的组合型产品。
02
两种保险的本质
保险公司的本质其实是一个风险对赌机构,而签的风险合同其实是一个对赌契约。保险公司有一个重要的职位叫做“精算师”,他们会搭建模型,精密准确的计算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然后开会对赌的赔率,也就是保费。同时,买保险的保费,除了包含风险概率(约占80%),还包括业务员的销售提成,公司运营成本,保险公司的利润。
举个例子:某公司的定期寿险,如果一位男士要买一个20年的100万保额的定期寿险,在各项体检指标完全合格的前提下:
20岁时买每年只需要845元,赔率约为1500倍(1000000/(845*0.8)),也就是说一个20岁的健康的小伙子,20年内挂掉的概率大约为1/1500
30岁时买每年需要1583元,即10年后风险概率增长了近一倍。
50岁时买每年则需要8755元,赔率仅剩下142倍,而如果是吸烟的男士,保费至少会高出60%-70%。
所以,保险公司肯定不会亏钱,对于客户来说,理赔的钱就是那些没有出现风险的幸运者的保费,同时由于保费还要支付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和利润,因此消费型保险其实是一项负和博弈。不光是保险,我对所有负和博弈的产品的态度都是,根据自身需求慎重选择,绝不是多多益善。
那么投资型保险呢?
在一份返还型的保险里面,我们可以这样看待保费的用途:投保的钱实际用来进行投资运作(理财),投资收益中一部分用作风险赔付的保障金(类似消费型保险),一部分用作保险公司的运用费用,最后剩余的收益作为返还给客户的额外收益。
继续举个例子,用数字说话(2016年11月数据)
假设一位30岁的健康男士,想购买一份保障期限为20年,保险金额为40万的重大疾病保险,保费分10年缴清。
下面是同一家保险公司的两款产品:
A消费型,保障45类重大疾病,合同期满未发生风险,保费不返还,每年需交3760元。
B返还型,保障35类重大疾病,合同期满未发生风险,返还1.1倍保费。每年需交保费19080元。
其实对于保险中被消费者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由于保险数十年的期限而产生的巨大的复利效应的收益。其实对于保险的费用,除了你支付的保费以外,还应该加上如果将这笔钱存在银行,或购买理财,或进行投资产生的收益。
03
重点来了!
按照目前比较低的无风险利率3.5%算,对于上述A消费型保险,虽然每年只交了3760元,但实际上20年后的本金+利息为62213元,也就是说,对于买低风险理财的人来说,你用6.2万左右的成本,换取了一个20年内40万的重大疾病的保障。
对于B返还型保险,依然以3.5%的利率计算,20年后的本金加利息的总成本为315739元,而返还的1.1倍的保费呢?209880元。两者相差的费用,快可以买两个消费型保险了!
这时,相信聪明人一眼就看出了问题:为什么不买一个消费型保险,然后把其余的钱买成3.5%的银行理财呢?不但多10个病种的保障,还能省近6万块钱。当然,如果把这个投资换做5%的分级A,或者8%左右的定投,依然每年存19080元,10年后不再继续存钱,你算过20年后的收益吗?分别是39万和59.7万。而保险公司返还的只有20.9万。
04
消费型保险少为人知的秘密
大家平时为什么很少听过消费型保险呢?因为对于保险业务人员来说,通常保费销售越高,业绩奖金越多,销售每年几千块就保上百万的消费型保险,当然远不如销售动辄投保几万几十万的储蓄型保险挣得多。
而对于保费不返还的消费型保险,人们的潜意识总觉得是如果不出险就吃亏了,但很明显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未来会用到这份保险。人性的双重考验下,这种保险不好推销啊。难道卖保险的会说,亲,买份保险吧,有病有灾时有高额赔付,没病没灾就当送给得病的人了?
读到这里你有没有觉得,如果你觉得消费型保险都亏了,那么只能说返还型保险的大坑,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而保险业务员往往口头说着让你觉得特别对的保障理念,然后塞给你一个保额保费比低得可怜的理财型保险产品,是很可耻的行为?因此我一项认为,这些挂羊头卖狗肉,卖保险不说保险,说保障卖理财的“营销技巧”,统统是耍流氓!
请再重复一遍:一切返还型的保险,都是花了一大笔钱委托保险公司帮你做注定低收益的投资!
05
该花多少钱买保险?
正如小A,在年收入30万的情况下,每年花了上万元,只买到了10万的保额。真的出现重大风险失去收入能力的话,发现家庭风险根本就覆盖不住。
那么,合理的人寿保险保额和保费应该怎么衡量呢?
在寿险领域,有一条衡量的基本标准叫做“双十原则”,内容如下:
1、保额应该是年收入的10倍以上
2、每年的保费应不超过年收入的10%
做到双十原则,如果被保险人出现风险,家里人至少能获得支持数年开支的保障,且保费不太影响消费和投资。当然在实际保险过程中,由于保额上限、被保险人收入过高等种种原因,双十原则未必需要完全达到,但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个原则是很好的衡量尺度。
若一份保险符合双十原则,那么总保额与每年缴纳保费的比例,应该至少是100倍,保额和保费的这个比例也就是专业人士买保险时会看重的“杠杆比”。
06
如何正确的看待保险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
1、对于普通人,只买很便宜的纯消费型保险,省下来的大量保费自己拿去投资,比保险公司帮你去做低收益投资组合强得多。
2、遵循高风险,高概率的原则,选择定期寿险和重疾保险,不要过度保险。
3、寿险是买给家人的,保证即使自己身故收入中断,也能让家人维持至少10-20年的正常消费支出。
4、重疾保险是买给自己的,让自己治病时有充裕的钱可用,也不再担心几年内的收入中断风险。
5、先确定想要的保额:应争取超过年收入的10倍,根据同样的保额去对比不同保险产品,选择保费便宜,保障种类多的产品
6、进一步对比细分保险责任:保险赔付环节越简单越好,最好是直接给付型,发生理赔时候不容易扯皮。
7、走正式投保流程手续:联系相关保险业务人员协助办理。
最后想说,作为一个非金融从业者,也非保险从业者,以上所有产品都是本人见过且认真研究过的,虽然不能保证以上观点全部正确,但可以保证绝对没有任何利益瓜葛,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关注和喜欢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