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受到这句话的影响,别人的小恩小惠轻易地就俘虏了我们。
拒绝的话,不好意思。不拒绝,内心不安。你是否经常因此被套路,而不知如何处理?
其实,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属于【互惠】原则在起作用。
【影响力】这本书,将其放在影响力原则的首位,可见此原则在大众潜意识里的影响之深。
其实,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不过是亏欠感在作祟,这也是互惠原则能发挥作用的核心所在。
中国人向来注重礼尚往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其实这些都是弥补亏欠感的经典句子。
接下来,我们就从大众生活、工作、社交等具体场景出发,看亏欠感如何发挥作用的。
1、试吃、试穿和免费样品
超市里随处可见的试吃场景,促销员不管男女老少,欢迎试吃。尤其遇到拉着小孩的顾客,更是牟足了劲,大声叫卖。
他们让顾客品尝味道不假,可是在你接下吃的一瞬间,你就吃人嘴短了。心里隐约的不好意思的种子已经种下,十之八九会买上一盒。
互联网上司空见惯的免费试穿和样品赠送,满意后下单,更是在将顾客这种作祟心理摸得一清二楚之后的处理对策。
你已经免费得了我的实惠,在东西质量或者样式尚可的情况下,绝大部分人是肯定会为这种亏欠感买单的。
由此,买方和卖方好像看起来势均力敌,彼此不再亏欠彼此。
2、费预算升级和对比原则
你是否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你带着200块的预算准备买一件衣服,当你来到商场,发现绝大部分衣服都在500块以上之后,你的消费预算立马升级了。
你在心里默念:如果不超过400且喜欢,你立马就买。比起500,好像赚了100的感觉。可是已经完全忘记了消费金额将是你预算的2倍了。
再来看讨价还价的经典对话场景,你看中了一件衣服,店员说600,你坚持300。店员无奈:“要么你选择这件好了,350给你”。
你:“可是我喜欢的是这件,350我立马付钱”。店员:“这样吧,400给你,不能再少了”。达到你的心理预期,最终成交。
在一件你不喜欢衣服的对比下,这件商品成功屡获你的芳心。最终成功落入店员圈套,悄无声息的将你的钱袋掏空。
在整个商场消费均价以及非心仪衣服的对比下,你的消费观念被影响了。店员在还价过程中的降价,在你看来是一种让步。
于是,在不自觉中,对方的让步让你的亏欠心理日益膨胀,在金额成功达到你的接受范围后,交易达成。
3、要求降级
鲁迅先生说,你要求在墙上开个窗户,大家都反对,如果你提出要扒开屋顶,大家就同意开窗户了,这就是典型的要求降级。
要求降级后,作为文明人,在想要弥补对方的心理作用下,愿望就很容易达成。
就好比你想问朋友借钱10万,对方犹犹豫豫,不肯答应。你改口5万后,对方立马答应。
因为在对比作用下,对方感觉占了个大便宜。
归根揭底,这些场景的共同点就是在谈判、交易、说服等交互式沟通中,通过让步、降价等馈赠,成功触发亏欠式心理特点,从而达到目的。
由此,避免这一心理陷阱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商家馈赠的小礼物当成他们扩大知名度的广告手段,将谈判或者说服中对方的让步当成彼此达成目的的桥梁,从而减少或者消除对方的影响力,在沟通中掌握主动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