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心理婚姻育儿
我的孩子是怎么了?

我的孩子是怎么了?

作者: 这个名字不太冷 | 来源:发表于2018-07-18 12:49 被阅读36次

    “哭什么哭,给我闭嘴!爱哭鬼,整天就会哭!”这是在我的宿舍楼下,一个妈妈每天的口头禅。

    你会不会也这样,孩子说也说不听的时候,就用力斥责他,因为他就是这样。

    这其实是犯了本质主义思维的错,总是以一种静态不变的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人。

    科学家西莱斯特·基德,重复了棉花糖实验,并且改进了实验。实验考察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不会保持自制力。

    结果发现,在可靠的环境下,孩子通常不会选择立马吃掉棉花糖,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

    而在不可靠的环境下,孩子敏锐地感觉到环境的不安全,就会吃掉糖果。

    所以,孩子是忍着不吃,还是立马吃掉,是受到环境影响的。同样,孩子品德,性格,行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为了避免一概而论,你得学会倒回去看具体的情况,分析可能的诱发因素是什么。

    你的孩子是不是天生的胆小鬼?

    作为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听话,当然也不希望看到孩子受伤什么的。

    为此,总是得用点手段,才能达到效果。

    最常见的就是吓唬孩子。在这点上,我也会犯这个错。我侄子要是不听话,我就跟他说,你再调皮搞破坏,我就叫警察来抓你,把你抓去关在一间小黑屋,没人跟你玩,让你一个人整天待在里面,看你怕不怕。

    孩子是不敢再捣乱了,但一看到警车,听到警铃响,就会害怕地问:“叔叔,警察是不是要来抓我。”更别提见到警察时,这小子有多怕了。

    这就是我们为了达到目的,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孩子的心理埋下了,一个个条件诱因。看到警察,孩子就会联想到大人们“提醒”的那个小黑屋。

    这种无意间种下的诱导因素多了去了。

    有一次,我在公园看见一个孩子爬上滑滑梯,可是半天都不敢动。这时候他的爷爷赶紧喊到:快下来,我的乖孙子,可别摔着了。

    看吧,这就是好心办坏事。不是你的孩子天生胆小,而是你让他不敢迈出第一步。

    孩子为什么要对我撒谎?

    网上有组数据说,大约有20%~25%的孩子在2岁时说过谎;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直到7岁时,100%的孩子都撒过谎。

    说谎基本上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很多家长不问孩子在什么情况会撒谎,而是想知道他是不是个诚实的孩子。

    而事实是,每个孩子都会撒谎,只是要看情况。可家长根本不看情况,他们只认结果,而且这个结果适用所有的情况。

    网上一个妈妈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打碎家里的水晶球,但是水晶球没多少钱,也就没在意。直到打扫孩子房间时才发现,他把玻璃碎片藏在床底下。

    担心孩子被割伤,又气孩子偷偷藏起来的行为。

    于是,她故意装作不知道,去质问孩子水晶球的下落。问了几个回合,孩子依然不承认的态度彻底惹火了她。

    她说:“明明就是你打烂的,我都看见了,为什么要撒谎?”

    其实,这个妈妈也在撒谎,而且还是当孩子的面,做了错误的示范。

    孩子犯了错,选择撒谎就是害怕被斥责。而家长要是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就很容易让孩子选择撒谎来保护自己,以免受到惩罚。

    神经科学家萨姆·哈里斯说,一切形式的谎言,包括善意谎言,都与糟糕的人际关系有关。

    2013年,《心理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叫《诚实需要时间,还得找不到借口》。论文的实验结果表明,人在时间紧迫时更容易说谎,孩子也不例外。

    有时候,我们得问问自己,是不是像上面那个妈妈太心急了,没有尝试给孩子一个容错率高点的环境。

    孩子为什么这么怕生?

    想象下你被困在深山里,身上的通讯设备都没有用,天色也晚了。你此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孤立无援的绝望,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

    孩子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心里也差不多是这么害怕。

    我们处在一个陌生环境时,信息处理模型是这样的。

    所以害怕是正常的,只是每个小孩怕的原因会所不同。

    儿童心理咨询师程祺,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欢欢平时是一个很外向的孩子,可在去了国际学校后,却不能融入集体的活动,再怎么鼓励,表扬和关注都没用。

    在程祺的帮助下,欢欢才慢慢说他不想加入活动的原因,因为大家都讲外语,他害怕讲着讲着就忘了母语怎么说了。

    另一个孩子因为头部割伤了,去医院要打麻醉药时,却迟迟不愿意接受打针,因为她害怕的是,那个麻醉针会不会戳瞎自己的眼睛。

    想想看上面这些情况,要是你遇到时,是不是一口咬定自己的孩子就是胆小怕生,而不是去了解他害怕的原因。

    当我们的孩子遇到陌生人,不懂打招呼,甚至躲到家长背后时,你是不是为了缓解尴尬,就当着孩子的面说他就是“胆小”,“内向”和“怕生”之类的?

    这种给孩子贴标签的方式,也对孩子造成了心理上的暗示。这简直就是在给孩子洗脑,让他默认自己就是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就是孩子真的越来越怕生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克服这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

    1.培养自己的同理心

    《平均的终结》的作者托德·罗斯,因为在课堂上总是调皮捣乱,被学校诊断为有暴力倾向。

    当他的祖母听到学校老师给的结论时,她是拒绝相信的。她还告诉罗斯的父母:“他在我家的时候,一直都表现得非常好。”

    这个祖母是对的,她能够从作者的角度去考虑事情。在她看来,罗斯是个乖孩子,不是调皮爱捣蛋的坏小子,自然不会轻易地去批评罗斯。

    要像这位祖母一样可不容易,普通人一听到这就会开始批评教育孩子了。而同理心的特质就包括不做批评,这对大多数人来说甚至是有点反人性的,因为我们天生就爱批评别人。

    一旦这么做,一切有效的沟通就不复存在,这对亲子间的关系是一大障碍。

    2.建立有效的沟通

    如果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跟你说,你怎么能知道他为什么撒谎,为什么不敢跟陌生人说话,又或者爱捣乱?

    就像哈里斯说的,谎言是建立在糟糕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你的孩子不愿意跟你说实话时,你听到的都是无效的错误信息。

    建立有效的沟通,得先杜绝阻碍沟通的绊脚石。

    比如孩子犯错时,你有没有给他一个宽容的氛围,让他有勇气面对自己造成的结果。第一时间的指责和惩罚,会直接把孩子的表达,扼杀在摇篮里。

    当孩子向你问问题,或者要跟你分享某些东西时,你的态度很重要。

    有的家长工作忙,或者没有耐心,都会很敷衍地应付了事。孩子可是很敏感的,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绝,他就会受到打击。宁愿自己玩,也不愿意再找你。

    沟通的障碍就在无形之中,一步步加深。

    3.了解孩子的条件特征

    什么是条件特征?我在前面说过,不同的环境会引发不同的诱因。每个孩子面对不同的情况,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孩子还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在特殊的条件下,做出不同以往的举动。家长就应该通过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的一些基本情况。

    这很重要,因为这也涉及到孩子的学习。《平均的终结》作者托德·罗斯擅于使用视觉思维,而他却用工作记忆在做考研的试卷。在他爸爸的提醒下,他改过来,避免一次低效率的学习方式。

    而且,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条件特征知道得越多,也就越能设身处地理解孩子。因为我们看到孩子不理智,错误的行为时,总是会直接拿结果说事,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孩子身上,而不是理解孩子的处境。

    不理解通常是因为懂的不够多,你要是越懂自己的孩子,就越能走进他的心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孩子是怎么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jo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