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本期对话嘉宾:
北京艾迪尔建筑装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罗劲
年轻时的罗劲,满怀一腔爱国热血,那时中国建设的步伐虽然越跨越大,但仍处于重量不重质的阶段,对于千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重视不足,一心回国的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扭转这样的局面。
中国的古典输给
日本的精致
渡边丰和曾经说过,中国的古建筑不如日本的精细,缺少精雕细琢,初听这些话的罗劲很不服气,悠久的中华文明在很多人眼中居然一文不值,他觉得这太可怕了。
“我的导师西川幸治老师在接纳我的时候特别高兴,觉得终于接收到一个让他满意的中国徒弟了。他说日本传统的文化很多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他很尊敬这种文化的传递和延续。”
罗劲还说:“渡边丰和说那些话的时候我也很震惊,说中国的古建筑不如日本精细,我很不认同。1993年那年我回国,沿着邓小平南巡路线走了一遍,包括也到了江浙一带,看完了以后觉得很震撼。在日本待的时间久了慢慢也能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再回到国内看中国的皇家园林、苏州园林这些,真的会颠覆之前对中国古建筑的认知。”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好像中国文化中的建筑群从来都是亭台楼榭,画栋雕梁,无不精细俊美,但是90年代罗劲亲自去看的时候,却让他有些失望。日本的古建筑虽然不是雕梁画栋大气磅礴型的,但是亲眼见过的罗劲也认同,每一处都是用心做出来的,都很精致。
而今我们看到的中国古代建筑,唐宋时候遗留下来的几近消失,明清时候就已经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有了东方巴洛克等等风格的影子。
“另一方面,我们现在遗留的大多都是清代的建筑群,连明代的都很少了,更别提再往前了。改革开放后,更是快餐文化泛滥,再想要有精致的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建筑出现,已经是非常困难了,我们缺少匠人,丢失了匠人精神,没有了可以传承下去的路径。”罗劲说到。
“现在的中国企业平均年龄据说不到一年,快餐文化影响下,连企业都变得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层出不穷的各种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最终却又都夭折在一场春雨里。”
传承
就是最好的回击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罗劲成立了自己的团队,他想要做一件能够一直传承匠人精神的事儿。
“我们干了21年,公司还有一些从最初追随到现在的老将们。当然,和人家200年换了一次主人就不叫老店的传承相比,21年真的不算什么,但是我们的的确确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传承着这种精神,希望做出更好的东西。”这是罗劲的想法,也是艾迪尔坚持到现在的文化核心。
归根结底,坚守到现在其实还是因为自己喜欢,没有厌烦,从大学时候就爱好设计的罗劲,如今看到自己设计的东西被很快地建起来,心里还是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中国的发展真的很快,一方面我们都会觉得是不是太快了,另一方面在短时间内你会接连不断地看到惊喜,正是这种惊喜又推动着我们继续往前。专注,真的是一种很高的品质,我们团队中的所有人都是纯靠自己的手艺来做这件事,到现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最宝贵的就是经验。”
在匠人精神中成长
到今年已经是第22个年头,罗劲是亲自看着艾迪尔成长起来的。
公司之所以能走到现在,和最初功能主义的坚持密不可分。当时做设计,是一定要问清楚企业的文化、要求、各个部门的人员构成、满意度等等,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再从功能导入形式等问题,这种工作方式让艾迪尔逐渐成长起来。
在那个年代,工作就是工作,每个人都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进了办公室就要换上工作服,投入到工作模式,有严格的工作尺度和交流方式。这种企业规范也让当时的艾迪尔慢慢有了自己的企业规则和制度。
“我们公司做第一单项目的时候公司就已经有互联网了,当时叫综合布线,在那个年代其实这很难得。当时的考虑是要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进入市场,2002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给互联网企业做设计了, 2005年是跨时代的一年,我们开始给腾讯做设计。起初我们做的是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又进行了再次的设计改造等等,到后来,腾讯发展得很快,也就一直沿用我们来做设计和施工。”
其实在大成建设的时候,罗劲就得设计和工程一手抓,一方面是设计,要和大成的总部协调,另一方面工地就在北京,时时刻刻都能看到现场进度。所以他一直觉得自己当时做的不是纯意义上的设计,现在来说可能更倾向于综合营造。到现在,设计施工一体化,对罗劲来说已经驾轻就熟。
从最初坚持传承匠人精神,到带领自己的团队越来越好,他谦逊于自己是否真正勿忘初心,但面对二十几年的守望,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却真实而有力量。曾经的他会不服气别人对祖国建设的妄议,而今的他,却更愿意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始终是匠人精神的传承者。
文中腾讯深圳万利达科技大厦照片由罗劲先生提供。
- End -
本文由档案记录人原创撰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欲给档案君提供宝贵建议,请在 | 建筑档案 | 公众号中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