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不是顺口溜,不是口头禅,它是参禅最正确的实证,是最美好的心态。须知深度的安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那是果位圣人、菩萨境界以上圣者的“正”确觉“受”──心灵的至高无上受用。
不过这个受用有深有浅,初初只有浅浅的安祥,而且常常把持不住;有时安祥、有时又莫名其妙地不安祥了。倘若能一直保持安祥,安祥的精度与深度自然就会加深。深到相当程度时,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了。
“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用不着说这也空、那也空,拼命去分析,分析得太多,反而不空了。
《心经》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两句话,很多人分析得太多了;说多了,不但不“空”,反而是“有”了。“有”个什么?有个“空”。其实只要两句话就够明白了,这两句话就是“分别取相空是色,对境无心色即空”。
—— 摘自 耕云先生《安祥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