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晚开始下雨,气温骤降。天气预报显示,寒潮正在袭来。
夜阑卧听风吹雨——只是因为右脚崴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64014/87abe36c8b34d0a1.jpg)
早上起来,仔细地看了右脚,确实没有那么肿了,好事。
迎着风吹着雨擎着伞,徐徐走在来学校的路上。寒潮天气,空气湿冷,一股股寒意仿佛穿透过厚厚的羽绒服冷到心扉里。
心想着:要是没有崴到右脚,兴许自己可以走得快一些,就不会这么冷了。
(二)
因为脚崴了,不可能早起跑步,遂感觉似乎缺失了什么。前段时间,早上天气也冷,到自己跑步的决心和毅力无关天气,值得嘉奖。
(三)
午后的校园,阴雨霏霏,水汽氤氲。
(四)
今天的课堂,花了10分钟做思想工作,有较多的学生上课不听。一到写作业,大脑出现“零内存”的现象,就是上课没有听到。
在想,是不是最近没有奖励学生的做法有失妥当?原本,学习是一件无关奖励的事情,学到了就是对学习本身就好的奖励。可是,一年级的学生,他能懂?
也有可能是因为后进生的落后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扩大,习得性无助蔓延?更有可能,是自己讲课没有很好的契合儿童语言和儿童心理?
明天开始,继续鼓励进步,表扬先进。同时,自己的语言需要仔细斟酌和打磨,尽量契合儿童语言表达。
真的是出乎意料,学着学着就有人不想学习了。以前总以为出现了问题是第一个月没有带好的问题,其实未必。很多都是逐步形成的,一开始没有这样的问题。
最近这周学认识钟表,上周四开始学的,到今天已经是第3天了,效果仍然不理想。
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不理解9时再过一小时是10时。究其原因,还是不能感性地认识到时钟是如何转动的,明天需要演示一下。还要讲清楚分针转了一圈是1小时,时针转了一圈是12小时。
回忆当时自己的课堂,仍然不够紧凑,甚至有些碎片化,画钟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其他只是并没有很好地呈现出来。
所以,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有二,一是更好的组织教学,而是更完备的课堂设计和呈现。谨记。
(五)
在看毕淑敏的书《欣喜是自酿的》,明白了自己的文字为何干瘪,其实一是缺乏生活素材,二是讲不好故事。内容和表达上都缺乏。遂,坚持阅读吧。
(六)
还是要回到教育教学上,最近忙着看张丽钧的书,每看完一篇,都自带心灵美化功能,由此可见作者不俗的文字功底。
等看完了这本《教师应该知道的事》,转战王晓春的书。好好地学习专家如何研究学生,如何做好科研。
以前看过大概15本王晓春的书,但是多年过去,自己的教学智慧增长了多少?所以,兴许是以前看得太浅,并没有习得较多的真经。
很多的时候,怀念前段时间的写作,几乎每天都有内容,现在呢,思路不够系统是很大的问题,加油吧,坚持下去。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迎来柳暗花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