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五个月的时光就这样流逝了,五个月来每天上班途中听国学课程已成为一种习惯,今天早上习惯性打开课程,看到学习计划中已没有了国学,我居然有点不相信我就这样学完了国学课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3270327/2747767ce2a48b44.jpg)
学了五个月的国学,我学到了什么?虽然感觉没学到什么,但又似乎学到了什么。从华夷之辨这个国学起点开始到国学的十个支点,到四书的解说,到儒释道整体的思想变迁脉络的解析,一节节看似无用的课程却让我自豪感油然而生,为我们中华民族有如此的文化瑰宝而自豪。学国学看似无用,但这种文化累积就像食物给予我们身体的营养一样,存在于我们的血脉之中,让我们可以滤去内心的浮躁与迷茫,懂得生而为人的本性,获得提升自身幸福的能力。
我们如今物质生活丰富了,但内心的幸福感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也许就是因为我们一味地追求物质,一味学实用强的知识学科而忽略了对精神的追求,对内心的抚慰。有句流行语说的好:“别走得太快,等等你的灵魂。”行色匆匆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国学就是引导我们回归内心,自己跟自己一生在一起,和我们自己的灵魂陪伴在一起,不要在意国学的辞句本身,而要经历国学的辞句的刺激,国学是用来刺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反省回归我们的内心,跟自己的心灵在一起,打开自己的心门,找到属于我们内心的幸福感。
国学从孔子到朱熹,到王阳明,包含了一代代古代圣贤的大智慧。学国学犹如以古代圣贤为师,又似与古代圣贤对话,与圣贤产生思想的碰撞。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一种哲学性的知识,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智慧和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能思考和为人之道的论述,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是我国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古而不衰的文化瑰宝。
![](https://img.haomeiwen.com/i3270327/dd477aac0faa8726.jpg)
五个月的国学课程以王阳明心学为切入点,从华夷之辨这个国学起点讲起。华夷之辨来自于《春秋》,是儒家的根本;情欲之辨的基础是《诗经》;和同之辨是《礼》;王霸之辨是《尚书》;天人之辨的基础是《易经》,这几部就是五经,也是国学的基础。
简单接触了五经之后,课程开始详细讲四书。听《大学》那一段时,常常听得我拍手叫妙,懊恼自己小时候没好好学习国学。
单单一篇《大学》就将人生做人之道描述详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寥寥数字道出了做人的大智慧,如今很多人就是因为没学国学而不懂得了做人之道。学了国学能让我们成为真正的华夏之人,成为文明之人,成为君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3270327/bb42ec6e7c2443a9.jpg)
《大学》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
学完《大学》之后学《中庸》。讲真,听《中庸》听得我一头雾水,只意会到整篇在讲一个“诚”字。朱熹建议的四书学习次序,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处。《中庸》还真的很微妙,要自己感悟。
虽然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但儒释道都是国学精髓。在学完儒学经典后,国学课程又粗略解说了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史略,从佛教道教思想展示国人幸福的多种可能性。
这五个月中,我慢慢懂得学国学不是为了功利为了获取物质的回馈,而是回归自己内心深处,去追寻那份内心充盈的幸福感觉。幸福,是一种能力,是基于心灵把控人生的力量,是自我前进,自我成长的能力,并非先天的,而是要靠哲学性知识的引导。而国学就是哲学性的知识,学国学,需要一点理性,需要一点体验,需要一点信仰,更需要自己心灵的亲自经历洗礼。
学国学可以帮助我们心灵、灵魂和自我的前进和成长,只有真正走进国学的世界才能感受国学的美和风光,只有回归国学经典,让心灵经历经典的冲击,磨练我们自己,引发心灵的共鸣,才能真正走进新世界,才能让内心充盈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