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在我们的理解是使用武力来伤害他人。但只要留心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谈话方式,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就会发现有些话比武力更伤人,有些伤害甚至是无法挽回的。
前段时间,广东一个自闭症的小孩因为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肢体冲突,其他家长在微信群里攻击小孩的妈妈,在得知小孩有自闭症的时候甚至要求幼儿园将小孩退学。为了平息众多家长的怒火,让小孩回家休息几天。已经怀孕2个月的妈妈因此和小孩在家里烧炭自杀。
惨剧发生的原因除了大众对自闭症的歧视,更多的是暴力沟通引起。或许那些争锋相对的家长们,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但惨剧已酿,活着的人只有反省,才能避免下一个惨剧的发生。
如何才能学会非暴力沟通,这也是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里告诉我们的。
在非暴力沟通里,第一要素就是观察。而我们要学会的第一步就是区分观察和评论。
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也会像大多数人一样,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评论。而现在我开始学着说出自己看到的事实,而不是臆测。
以前,我看到路边的残疾人乞丐 ,都是避而远之,觉得都是骗子。
现在,我会去观察他们的行为动作、神情,不轻易下结论,也不去评论真假。身上也会备着零钱,给我认为需要的人。
在和亲人沟通的时候,不用自己的评论说话,而是说自己观察到的事实,这样才不会产生误会。
有一次,我哥下班了就回楼上房间睡觉,而我爸妈还在一楼加班赶工。我妈就跟我说,我哥太懒了,下班就睡觉,知道他们在忙也没帮他们。
我说,哥下班就跑去睡觉,说不定是当天上班事多太累了。你们如果需要他帮忙就跟他说,不说他怎么知道呢?再加上他知道你们在忙和知道你们需要他帮忙是两回事。如果你开口要他帮忙,相信他再累,也还是会帮忙的。
当第一步的观察,学会了之后,日常沟通里的暴力就已经少了一大半了。但非暴力沟通除了观察,还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认真倾听、表达感激。
当这些你都做到了,还会暴力沟通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