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7,从0存款到19万

作者: 付小饼 | 来源:发表于2017-12-05 16:36 被阅读1331次

工作前几年,完成了结婚、买房、装修等人生大事件,所以到今年初,存款几乎为0。

年末一盘点,惊喜的发现,我家账面上已有19.2万。

对富人来说,是看不上的小钱,对北上广的人来说,还买不起一个厕所。对我来说,还是相当开心和满意的,已经超额完成了年初定下的存款16.2万的目标。

从0到19万,这一年的理财学习路,有亮点有槽点,有得也有失,从以下三方面来总结,为2017画下一个不完美但圆满的结尾。

一. 开源

我追求的两种开源方式,一种是增加“被动收入”,指的是“睡觉了还在帮你赚钱”的项目,一种是增加“主动收入”,指的是通过努力投资自己,在工作上升职加薪或者在个人时间内发展副业。

2017,我家刚好两种方式各增加一个:

“被动收入”:在闺蜜的鼓励下,将除自住房外的小房子出租,收获租金。

“主动收入”:先生工作努力,层级小幅度上升,工资涨幅百分之十左右。

可见,二三十岁的时候,没有太多积累、人脉、资源,投资自己才是王道。

这两项,是2017的惊喜和亮点。2018,在理财的垂直领域深耕,希望出现更多开源渠道。

二. 节流

开源方式少的情况下,节流就很有必要了。节流即合理开支,尽可能的增加储蓄。会节流的人,绝不等同于“葛朗台”、“铁公鸡”,而更可能是一个理性、做事有计划的人。

我所追求的节流,还建立在这样的消费观上:对待朋友,豪爽大气;对待家人,绝不吝惜;对待生活,讲究品质(能力范围内);对待自己,积极投资。

2017年,完成了节流的第一步——完整的记账

几乎一丝不苟的记录了我家一年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与支出各项占比总体情况如下:

一年账单告诉我,最大的问题是:工资结余率太低,算了一下仅仅为26% ,要不是有生娃的红包撑着,恐怕账面会很难看,连存款任务都完不成 。

收入不算太低,城市中等水平偏上。结余率低的原因,是相对于这个收入来说,花销还是太大。

“我们花掉了一部蒙迪欧啊”,这是先生听到我讲起今年花销总额时脱口而出的话,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他没想到,一个身处四线城市、无房租房贷压力的小家庭,花出了这个数字。

那么有没有乱花呢,来看看花到什么地方去了。

总花销中,衣食住行、人情社交等日常支出占比76% 。也就是说,近八成花销用于维持一份还算体面的生存。

为我和先生双方的原生家庭支出(包括孝顺父母的、给亲戚买东西的)占比15% 。

用于提升生活品质(如旅游、出去吃吃喝喝等)的支出占比7%。

用于投资自己(如学习培训、书籍、健身)的支出占比不到2% 。

由此可见,我家消费习惯虽然称不上节约型,但也并非铺张浪费型,而且我还觉得在投资自己和提升生活品质这两个板块投入太少。那么结余率低,只能说明,我家的工资,仅仅停留在支撑“好好生存”这个层面,离享受生活、回馈家庭这一层相差甚远,离财务自由更是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发现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2018年,会相较去年压缩支出,尽量让非理性消费少一点。这就要提到节流第二步——制定预算,有计划地消费

我是这么做的:

首先,参考17年支出,将其中“刚性消费”挑出来,按支出时间一一放入每月预算表中。“刚性消费”指的是必须要花的,比如吃穿用度、物业费、保险费等等。有的刚性支出是固定的,比如物业保险费,有的则还有调整的空间,比如日用品消费、餐饮消费等,可以按需制定预算,进一步使其合理化。

然后将“弹性消费”挑出来进行整体分析,哪些应该去掉、哪些可以保留、哪些需要增加或减少,做到统筹规划、具体分析。弹性支出指的是可花可不花的,比如旅游费、娱乐费等。

梳理一轮下来,基本上明年要花什么钱都心中有数了。

最后将刚性、弹性费用放一起,再留出一定不可预计的支出,即为年度预算。如果预算超标,就再次审核、调整具体支出,直到符合年度计划。

预算不是一成不变的,灵活调整才能适应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生活。

17年,记账让我知道钱都去哪儿了,18年,希望预算可以让我知道钱应该去哪儿。

三. 理财投资

17年,随着存款一点点增加,按资产配置方案逐渐完成投资布局,买了基金、股票、网贷三类产品。具体持有比例、收益率如下:

总体收益是羞于说出口的-1.2% ,多多少少让我有点惆怅。不过我知道,这个收益率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开始。

分板块分析一下各类投资产品今年的详细情况。

1. 应急资金额度达到及格线。

3万资金,也就勉强可以覆盖我家三个月支出,2018年将继续补充,下一目标额度为半年支出额。

应急资金主要是为了应付生活中的各种临时性消费,有钱才有底气。另一方面,万一出现股市暴跌或者某个黑天鹅事件,手中的现金将派上大用场。所以应急资金特别要求流动性,我用的是天天基金的活期宝,可以实时到账,用起来还比较顺畅。货币基金都差不多,找个自己顺手的平台买即可,不用太纠结。

2. 网贷产品,收益尚可。

今年初才开始尝试网贷平台,算上各种投资红包、邀请红包收益率是超过12%的。作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我对这个结果满意。

选网贷平台最重要的是安全,前不久发生的“钱宝”跑路事件,一片人血本无归,哀鸿遍野。“钱宝”的骗局还是经典的庞氏手法,高利率吸引用户,再不断扩张堵窟窿。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受不了诱惑,当了接盘侠,真是让人感慨。

我用的是团贷网和洋钱罐两个平台,看了三公子的测评开始尝试的,目前运行良好。今年也学着分析网贷平台安全性,了解了一些基础知识。考察一个平台,至少要看它的背景、负责人、第三方存管情况、风险控制体系等。如果光看收益率就投资的话,很可能就应了那句话,你看中人家的利息,人家看中的是本金。

总之,自己的资金自己负责,学得越多,才能有基本的判断,不懂的不投。

3. 持续进击的指数基金

投了4只基金,均为指数基金,两只是低估值指数基金、一只沪深300、一只中证500。主要是想低估值、大盘和小盘都兼顾到,也可以对收益率进行长期跟踪、相互对比。

总体来说,基金表现可以(沪深300、中证500年底才开始定投,故收益率低),符合我的预期。虽然看上去没超过百分之十,但主要是因为持续加仓拉低了收益率,尤其年底集中加仓的额度较平常的大。

另外,前不久还分出小额资金试了下阿牛定投,可以跟自己的定投组合做个对照。

4. 股票收益惨淡

A股占股票总投入 ,因为几乎是12月底才建仓,此时看收益率意义不大。

港股占股票投入 ,在各项投资中是唯一拖后腿的,直接拉低了整体收益。主要是资金第四季度才到位,还重仓的是房地产,一买入就遇上了大跌。但是看好房地产市场,就算百分之十五的回撤也能安睡。此刻言输还为时尚早,明年此时自有阶段性结论。

股票操作可谓今年最大的槽点,直接让整体收益一夜回到解放前。深刻感觉到自己在股票上的小白属性,很多次操作都被证明是错的。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一旦买入,不到高估时候不卖出,不到公司基本面变坏不止损。

不高抛低吸。没有择时的能力就做一个笨笨的投资者,拿着让我心安的股票默默看市场潮起潮落。

这两句话可是真金白银买来的教训。2018,希望做到知行合一,绝不瞎折腾。

2017,算是完成了基本布局,小金鹅初长成。2018,继续前行。

相关文章

  • 我的2017,从0存款到19万

    工作前几年,完成了结婚、买房、装修等人生大事件,所以到今年初,存款几乎为0。 年末一盘点,惊喜的发现,我家账面上已...

  • 如何从0存款到100万?

    今天,朋友圈有个男生晒他的纳税清单,共计102225元。之前,我还看过他晒他买的宝马车。这个男生来上海工作3年了,...

  • 日记|加入日记星球,给文字另一种仪式感!

    •存美的第269篇文字• 与日记星球结缘,记录一下! 从2017年开始在简书写文字,到现在也有4年的时间了,从0字...

  • Spinner,DatePickerDialog,RadioBu

    月份从0开始,所以2017,0,1实则2017,1,1。

  • 给父母钱就=孝顺吗?

    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天气晴 老妈两年前存的定期款到期了,让我和她一起去银行转存一下,顺便再存点进去 排队等...

  • 从0存款到存下100%的工资,我做了这三步!

    去年看到了一个关于存款速度的文章,印象是蓝田之前的一篇文章,她说她的存款速度之所以快,是因为她每月可以存下自己所有...

  • 2022-08-22

    1 听说摩拜单车退款到账了 从2017年-2022年 退款金额299 或许有的人已经忘记了 或许有的人已经不报希望...

  • 理财还是定期?—-小慧的经历

    最近小慧的心思比较乱,眼见着自己的几笔存款到期了,到底是存定期还是存理财,她傻傻的拿不定主意,于是决定今天上午去家...

  • 韦江喜: 微商大军中80后宝妈的典型榜样!

    韦江喜,是一名0收入的全职太太,一枚宝妈。 2014年开始做微商,从爆款到护肤品代购,紧跟市场变化调整产品,没有自...

  • 2017年获奖小小说

    2017年获奖小小说 《远 见》 市里年底财政节余千万,市委常委开会,讨论这笔款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2017,从0存款到19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pc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