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风南浦
01
有一次,加完班后觉得无聊,就一个人随意拐进了公司附近的一家电影院,准备看场新上映的电影。
由于临时起意,没有提前订票,座位没得选。落座后,发现左边是一对情侣,右边是一对闺蜜。
左边的姑娘用打量怪物一样的眼神看了我一眼,然后一头扎进男朋友的怀里,撒娇似的说:“谢谢亲爱的来陪我看电影,我可不敢想象一个人来有多么可怕,有你真好。”
右边的两位也发现了我的存在,相互安慰着有彼此的陪伴真好,其中一个姑娘还饱含同情地询问我:“你一个人来看电影啊?你都没有朋友的吗?”
我内心翻着白眼:这是什么鬼逻辑?一个人看电影就很可怜吗?然后微笑着跟她们说:“嗯,我没有朋友,你们真幸福。”
然后我看到两个姑娘的手握得更紧了。
一个人做事就很孤单可怜吗?单独行动就是没有朋友吗?为什么大众总是用合群来评判一个人是否幸福呢?
以前,我也喜欢和朋友们一起看电影,觉得一个人去会很尴尬。可是《魔兽》上映的时候,朋友们都表示对这部电影毫无兴趣,我一咬牙:只有自己一个人去看了。
我原本以为一个人去看电影会很尴尬,入场的时候像做贼一样心虚,我害怕别人用异样的同情的眼光看我,害怕在成群结队的观影队伍中显得异常孤单,所以一落座,我就把大大的3D眼镜带上,拼命想将一切屏蔽。表面故作淡定,其实在灯光暗下来的几分钟前,我度秒如年,如坐针毡。
可是一切的一切,随着电影的开场而被抛到九霄云外。等灯光暗下来的一刹那,周围的一切仿佛被自动屏蔽,这个世界只剩下你和眼前闪光的屏幕,这是你与导演的两个人的交流,你尽可以随着荧幕里的世界或大笑或流泪,这是只属于你一个人的自由宣泄情绪的时间。
当影片结束,世界恢复光明的时候,你收起脸上刚才还真实的表情,一脸平静地走出去,不用因剧情与他人争论,不用因感慨而被批故作高深。你怀揣着刚刚与导演交流的思想产物,
静谧地享受着不被人打扰的精神洗礼。
一切是这么的美好。
从此,我爱上了一个人看电影。
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坐哪里就坐哪里,想怎么评价就怎么评价。一切都是自由的。
所以,当遇到上述被人同情的情况时,我早已懒得与之辩解,相反,我反而比较同情那种做什么都要抱团的人。因为这种人,往往没有自我,而且真正的孤独又空虚。
叔本华说:“一个人拥有的越多,那么,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所以,在独处的时候,一个空虚的人就会将这种感觉放大,更加觉得自己孤单又可怜,因此,他急切地想要寻求另一个人的陪伴,好用“抱团”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空虚。
相反,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在独处时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和生活的乐趣。他们看上去形单影只,其实却生活得无比丰盈。
总之,一个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本身,才能完全成为他自己。同时,人只有独处的时候,也才是自由的。
02
刚刚毕业的时候,一位前辈请我吃饭,给了初入社会的我三条忠告:第一,永远保持三观端正;第二,要健身,保持身体健康,身材匀称;第三,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那时候,前辈已经快结婚了,未婚妻漂亮又善解人意,可是他却说自己常常怀念单身的时光。我揶揄他得了便宜卖乖,他很感慨地说:“两个人的生活有两个人的好,一个人的日子也有一个人的乐趣。我现在常常怀念我刚毕业,还是单身的时候,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听音乐,一个人旅行,那是完全自由的时刻,人一生也只有那么几年的自由。”
我很奇怪地问:“一个人逛街旅行,不会很孤单吗?我可不敢……”
前辈很认真地说:“你千万不要害怕一个人做事,其实以后你才会发现,能陪你的人会越来越少,大家有都自己的事要忙,真正做决定的时候,往往只有你一个人,一定要从现在适应一个人生活。”
当时我还半信半疑,后来越发明白了这些话的意义。
一开始,老同学和朋友们还会经常聚一聚,交流问候一下彼此的生活,后来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新圈子,新朋友,关注的焦点也越来越不同,共同话题越来越少,渐渐地也由见面改为微信交流,交流的频率也越来越低,后来慢慢沦为点赞之交。
其实越长大你越会发现,可以随叫随到的朋友越来越少,可以叫出来一起玩的朋友也越来越少,曾经可以彻夜长谈的朋友如今鲜有联系,满满的通讯录好友列表却很难找个几个可以说知心话的人。
你会发现,曾经簇拥在周围嬉笑怒骂的朋友,忽然有一天就都不见了,只留下你孤零零的一个人。
其实成长就是从一群人,到一个人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不能时时刻刻都与他人捆绑在一起,当没有人陪伴的时候,我们就要学会与自己好好相处,与孤单和解。
03
我的同事婷姐是个大美人,连我一个笔直的女孩子看了她都想弯的那种惊为天人的美。
按照“这个世界终究是看脸”的逻辑,婷姐应该是每天应酬不断的吧,可是并没有,她拒绝掉了所有的邀约,享受着与自己独处的时光。
她可以一个人逛街,一个人郊游,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去KTV,一个人过生日甚至一个人搬家。网上“十大孤独指数排行榜”的内容她基本都占了,可是这些行为与孤独无关,她反而很享受。
当我知道她一个人过生日的时候,简直惊呆到说不出话。我惊恐地问:“你一个人过生日,不会孤单到想哭吗?如果换做是我,我就不过了,免得难过。”
婷姐也同样惊恐地反问我:“为什么不能?生日本来就是一个人的节日啊。”
所以她不但过了生日,还过得有声有色。穿上了平时不怎么穿的露肩连衣裙,戴上了夸张但好看的首饰,送了自己喜欢了很久但一直没舍得买的礼物,一个人去了心仪已久的餐厅,还给自己订了漂亮的蛋糕,最后郑重地许下了生日愿望。
在外人看来,这样的生日简直孤单可怜透了,甚至想心疼地抱抱婷姐了吧?可是婷姐觉得比起在一堆热闹喧嚣的包围中迎合大众,还是按自己的想法过比较幸福。
“没有任何一种深刻和走心的交流,能在热闹的人群里完成。”婷姐如是说,“当一群人在觥筹交错的时候,沟通常常变得浅薄,因为你必须展开一个人所有人都感兴趣的话题,而作为个体的‘我’就被渐渐抹杀掉了,人在人群中最容易丢失自己。”
最初,我也喜欢认识各行各业的朋友,喜欢和不同的人聚会吃饭,那种人群中的热闹像吗啡一样,可以暂时麻痹你的神经,让你误以为自己生活得很精彩,很充实。可是曲终人散后,你才会发现自己始终还是一个人,这种孤独感会比之前来得更加浓烈。所以为了掩饰自己的孤独,你会继续选择扎堆来麻痹和隐藏这种情感,然后在人群中彻底迷失自我。
后来,这种社交让我觉得十分疲惫,于是推掉了很多局,放弃了很多无用的社交,开始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我可以不必考虑约谁去吃自己期待已久的料理,也可以不用考虑别人的行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生活的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控,沟通成本降低了,做事的效率提高了,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反思自我,一个人,反而让我觉得比之前的生活更加充实。
不过,学会独处并不是说一个人要自闭,孤僻,不合群,而是说不要为了扎堆而扎堆,不要为了喧闹而迎合大众,牺牲自我。
其实,觥筹交错和青梅煮酒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剂,觥筹交错虽不走心,但却能活跃沉寂的生活;青梅煮酒虽可交心,但难免容易陷入个人情绪无法自拔。
愿我们都能在无奈的生活中即可把酒话桑麻,又能独钓寒江雪。
网友评论
独处时,一本共鸣的书,一支精美的笔,一个雅致的笔记本,一张不大不小的书桌,一盏精致的台灯,微微的灯光手写我心,心灵自由,感觉特好
青梅煮酒,独钓寒江雪
学会享受孤独,接受孤独带给自己的享受
我个人比较喜欢,成长,就是跟自己的内心修养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