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记(2)

作者: 微晨清影 | 来源:发表于2024-01-27 06:26 被阅读0次

看到题目后面跟个(2),可想而知,我之前曾经写过一篇读书散记。题目是写成“读后感”还是“读书散记”,经过了一番内心的纠结,最终选择散记,可能是我内心希望自己自在洒脱,随性一点吧,不必很正式,也不必按照某个格式写,看书之后,脑子里冒出哪些想法,记录便是了。

《娜娜的厨房》,这是2024年看完的第一本书,放慢了速度看完这本书。继续去年的风格,看完书得写自己当时的感悟。一直在纠结是写在笔记本上还是手机电子记录,最后决定在手机App上码字,写在摘抄的后面吧,一段一段,简单明了。

这本书是作者开的“厨房”里发生的故事,“厨房”在五年里,因为一群有爱的人,不可思议的长大了,长成“娜娜的大房子”。令人动容的是作者记录的她与客人之间一个又一个暖心的故事,还有一道一道简单朴实的美食。这本书,也可以说是“娜娜的厨房”的客人共同创造的,里面的摄影、摄像、排版、设计、插画都来自客人。这本书凝聚了时间的力量。

“娜娜的厨房”,店名是厨房,的确也做餐饮,供应的饭菜品类却不多,他不够精美,但能打动人的恰恰就是食物的朴实简单,容易复制。如书中提及的蛋包饭,所用食材不多,步骤不复杂,有机会就能在家实现。先将鸡蛋打成蛋液,锅烧热淋入橄榄油,倒入蛋液翻炒,加入虾仁和蔬菜丁翻炒;接着加入米饭翻炒至米饭松散,加入些许番茄酱翻炒均匀后加盐调味,装出备用;最后将多个鸡蛋搅拌至浓稠,均匀铺在锅底,把米饭放在锅的半边,把另一边的鸡蛋翻过来。装盘后淋少许番茄酱。

今年看完的第二本书是《再见,不够好的日常》,此书是作者针对生活中最基本的家务,如料理、家事、园艺等,以流畅的笔触分享自身的经验与故事。她以生活教练自居,利用表格、清单和便利贴等小工具,提供实用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做冷冻食品进行保鲜,让我在生活中可以跟着活学活用。如辛香料切碎冷冻,随时取用非常方便;西红柿用热水烫熟,去皮后放凉装袋冷冻;或者将洋葱、西红柿煮烂,打成泥,放到制冰盒中做成冰砖,取出就可以放入菜肴提味,或直接丢到热水中成为快餐汤;土豆、胡萝卜、豆类等,将食材切成需要的大小,煮熟放凉,装袋,直接扔冰箱冷冻室,想吃了就取出煮一下,方便实用。

作者以亲身经历,讲解整理时,脑袋中往往会有很多事情浮现,这是整理自己想法的好时机。如果有烦恼和压力,不妨一个人进行,就像开展一场心灵疗愈。我也有这种体会,一个人在家时,喜欢整理,当将一些不用的物件请出去,整理好剩余物件,看到整洁干净的空间,整个人的身心就放松下来,愉悦感就会盈满全身。

作者整本书都在告知读者,用心经营家,让家成为补充能量、消除身心疲惫的所在。

这两本书,有娓娓道来的温情故事,简单实用的美食或小妙招,或解压的方式,不费脑,且让人身心愉快。读书不一定非得要经典,能让人有所学,有美好的感受,对读的人而言亦是好书。

相关文章

  •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湘行散记》札记2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是《湘行散记》中的一篇散文...

  • 湘行散记(读书札记3)

    这是湘行散记读书札记的最后一篇了,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回家乡写的一篇散文。 书中描写的背景是湘西。在这...

  • 读书散记

    图 文/ 微微流念 小时候老爸总把他未看完的书放在高高的衣柜上,可能怕我们小孩子弄坏了。我总是趁他上班后站...

  • 读书散记

    李镇西《我的阅读经历和体会》 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散文使人宁静,读小说使人认识社会和人生...

  • 读书散记

    小米说,北京是个耗人元气的地方。 回到老家,与在北京的生活对比,差别是什么? 日出之后才起床,日落之前就已经吃过晚...

  • 读书散记

    所有凛然的朝气,在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场景里,是否还有些幽微的情绪悄然浮起。四面边声的深夜里,扰人清梦的千帐灯...

  • 读书散记

    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用了一个月,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书,确实很有收获。 这本书从教学目标的设定谈起,以学习...

  • 读书散记

    1、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让我们期待的过程,一簇而就的背后也许只是虚假繁荣,成长路上需要踏实行走才能收获金黄! 2、...

  • 读书散记

    有时候你以为是天塌了,而事实可能是你站歪了。 选择是自己的,自己的都是最好的。 收不回仰视的目光,一颗心只能飘飘荡...

  • 读书散记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介绍杭州的书《逛杭州小风小物》,安抚了一下疫情期间不能出门的失落的心。 本书讲述的不是杭州的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散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qi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