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育杂谈亲子教育妈妈说
在你两岁前,我们竟然读了这么多……

在你两岁前,我们竟然读了这么多……

作者: 面包丁 | 来源:发表于2019-01-25 11:06 被阅读2次
在你两岁前,我们竟然读了这么多……

照例,这篇文章是写给我的孩子的。

亲爱的宝贝:

        还有一个多月,你就满两周岁了。按照惯例,逢你生日来临前,我会细数一遍自己曾给你读过的书,简要归纳总结一番,目的是免得你越来越大,我越来越健忘,出现你问我一些我们的过往时,我却尴尬摇头的状况发生。

        2017年,这12个月,我们大概读了一百多本书吧。你一岁半之前基本全部是我们俩一起亲子共读。过了一岁半,有时我在厨房忙碌时,你会自己把一本书摊开念念有词,而到了一岁八、九个月时,你已经可以踩在小板凳上把书架上的书一本一本拿出来,然后挑自己喜欢的读了。我很惊喜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喜好,并且会对自己喜欢的书翻来覆去地看,甚至让我念上几十遍都不嫌烦。

        是啊,只要你愿意听,我就愿意讲。当然虽然你有了自己的阅读喜好,但前期选书目的权利还在我这里,我尽量做到不带着自己成人的思维去择书。所以最简单的方法是先选择大师级别的书来充实我们的书架。

        我简要归纳回顾了一遍,目前你最爱读的大师绘本要算艾瑞卡尔系列了。其中你一岁前爱读的《从头动到脚》依然排名靠前,你特别爱学里面的海豹拍手、大象跺脚。而后续添置的《好安静的蟋蟀》、《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爸爸我要月亮》都是你常看的书目。

          《好饿好饿的毛毛虫》,你有时还会故意念错说成好饿好饿的苗苗虫。你对毛毛虫从周一吃到周六的食物都很好奇,会用小手指在毛毛虫啃过的洞上来回抠。这正是你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最喜欢的手指游戏了。当然,等你看到毛毛虫蜕变成鲜艳的蝴蝶时,也是充满着惊喜的。

        而那本《好安静的蟋蟀》最后一页的发声器,大概是诱使你从头看到尾的动力吧。结果,目前,这只好安静的蟋蟀真的安静了,接触不良偶尔会不怎么发声。

        《爸爸我要月亮》则让你对月亮从无到有,从圆到缺有了大概的了解,而且也让你的爸爸从中学到一些“为了孩子哪怕上天入地都要揽月在怀满足孩子梦想”的想象力和动力。

        有些时候,我们出去玩耍我会征求你的意见,问你:“今天去哪里玩呀?”你会说:“妈妈,带我去艾瑞卡尔吧。”

        在你心里,艾瑞卡尔似乎已经是一个有趣地方的代名词了。而在我心里,也默默许诺,希望自己有朝一日真的可以带你去这位老爷爷的工作室转转看看。

        接下来,排在你喜欢的大师榜第二名的要数杜莱了。这个奇思妙想的怪才,让你对着他的书爱不释手,甚至把他的书都翻烂翻破了。尤其是《杜噜嘟嘟的假期》和《我是杜噜嘟嘟》,当杜噜嘟嘟拿着柠檬打电话的时候,你会说他拿着的是“十杯水”(“十杯水”是你给祛暑的“十滴水”起的曾用名),大概在你眼中它们的形状和颜色都是相似的吧。除此之外,你对摁红色还是蓝色按钮,已经了然于胸,包括给画面的蛋糕吹口气也是不费吹灰之力。而这一切都缘于杜莱的书除了看之外,还是可以做各种扩展游戏的道具。

        此外,杜莱的《变变变》与《点点点》也是你进行颜色游戏的道具书,与李欧李奥尼的《小篮与小黄》,一起构成了你认知三原色以及色环色相的入门级书。

事实上,你的阅读阶段是变化渐进式的。某个阶段不喜欢的书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喜欢起来,某个阶段喜欢的书随着年龄增长变得淡漠起来。

        这就要特别提到日本绘本大师宫西达也了,最初你对《我是霸王龙》以及《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一点兴趣都没有,甚至只看封面就不打算看了。虽然是同样作者的《好饿的小蛇》,却受到了你一岁三、四个月时的青睐,大概缘于小蛇的内容要比霸王龙更加简单,形式语句偏重复。不过,等到你一岁八、九个月时,霸王龙系列被你从书架上抽出来,还会配合里面翼龙的哭泣声,你作相应的表情。所以啊,孩子,妈妈真开心,正是因为每天都这样陪着你成长,才真切感知到:小孩子这种生物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急不得求不得,各个时刻都会有其变化,虽然细微虽然不明显,但通过累积会在某个节点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说到你会配合书中的内容作相应的表情和声音,就特别要提两个大卫大师了。一位是大卫香农(也译大卫夏农),一位是大卫威斯纳。

      大卫香农的《大雨哗啦哗啦下》、《鸭子骑车记》都是咱们俩个进行表演的好素材。有时你扮演鸭子骑车遇到的猫和狗,有时我扮演鸭子骑车遇到的马和羊;至于大雨哗啦哗啦下里面出租车司机和卡车司机吵架的声音,咱们俩总要咯咯咯笑着配完音。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让你总是从头看到尾,又从尾回到头。另外,男孩为主角的《大卫,不可以》你会像调皮捣蛋的大卫学习,光着脚在屋里来回跑,在床上跳来蹦去;女孩为主角的《小仙女爱丽丝》,你又像爱丽丝一样拿着我给你制作的仙女棒敲敲这敲敲那。

        有时我常想,你这个年纪的孩子是喜欢看画面多一些还是听文字多一些?这个疑惑在大卫威斯纳的无字书里我得到了解答。

      《疯狂星期二》、《海底的秘密》,你已经对里面的鱼、青蛙都再熟悉不过了,内容究竟你懂了吗已经完全不是我关注的焦点了,因为在威斯纳笔下,你的脑中已然构建出一张属于自己的想象力大网。而在《三只小猪》和《艺术大魔法》中,神奇的变色龙和飞上天的猪,也让你对他们的魔力着迷。我真庆幸,妈妈早已僵化的思维无法给你新奇的魔术,还好有这些非常棒的书籍能代替我给你指引。

        当然,我为你读书也是有私心的。除了让你多爱书一点,更想让你多爱我一点。安东尼布朗的书恰恰做到了这两点。

        耳熟能详的《我爸爸》、《我妈妈》,每次我们读完,我为的就是像里面的我妈妈一样张开双臂拥抱你,就像书中所写不论我妈妈是个电影明星、还是大老板、还是其它任何种职业,你爱我,最重要的是我也爱你,永远爱你。

        不过,孩子,读书应该是没有功利心的。就像那句电影台词说的: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妈妈认为,读书最重要的也是开心。其中,日本绘本大师五味太郎的系列正是这样。不论是《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还是《从窗外送来的秘密》,《小金鱼逃走了》,《小牛的春天》等,都是用一种类似形状游戏的画风来与你做游戏,重要的不是从他的书里学到了什么道理,重要的是从里面得到了怎样的快乐。

        后面随着你年龄的增长,我也慢慢加入了各种表现手法的绘本。譬如有橡皮泥大师芭芭拉瑞德的《外婆的礼物》、《生日派对》,那种雕刻、捏制橡皮泥形成的风格,让你对色彩的触感有了新认识;还有类似版画形式的《讨厌黑夜的席奶奶》、《夜色下的小屋》、《爱花的牛》,黑色过滤掉了由色彩带来的表现情感,只是将故事娓娓道来,增加了故事内容的张力;另外还有类似双色套印的《安格斯和鸭子》,也让你投入到了狗对鸭子世界的好奇中去;类似硬蜡笔风格的麦克格雷涅茨的《彩虹色的花》和他的另一本著作《月亮的味道》,则让你对粗犷画风下的细腻情感有了点滴认知吧。

        此外,在绘本故事的内容上,随着你慢慢长大,我也有意让你对世界的残酷多一些了解。瑞士绘本大师约克米勒的《再见,小兔子》、《森林大熊》在题材的选择上带来了对现实的思辨和批判。只是孩子,对于现在的你而言,有个大概的了解即可。譬如当我看着天气越来越冷,树叶开始凋零,我们外出穿着越来越厚时,你悄悄地告诉我:妈妈,大熊冬眠了。而这,就够了。

还有,绘本应该是不分性别的。但是妈妈通过观察你日常的喜好,悄悄给你加入了跳舞系列,如《跳芭蕾舞的女孩》和《大脚丫跳芭蕾》系列;也擅作主张把以涂鸦为题材的《阿罗有枝彩色笔》系列码在了书架上,这些你都知道吗?你越来越喜欢帮妈妈干活了,不知有没有受到《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小塞尔采蓝莓》的启发?

          对于你喜欢的动物,妈妈也都能一一数来,你爱看的小猪有一只叫《奥莉薇》,还有两只叫《嘟嘟与巴豆》;你爱看的狗与猫叫《红豆和菲比》;你爱看的母鸡叫《母鸡萝丝去散步》、公鸡叫《公鸡的新邻居》;你爱看的大象是《我的超级大笨猫》;你有一只狮子朋友叫《快活的狮子》,有一只兔子朋友叫《我的兔子朋友》,有一只浣熊朋友叫奇奇,她需要《魔法亲亲》;你最爱的白马是《苏和的白马》,你最爱的大象是《花格子艾玛》;你喜欢的一个老爷爷叫阿莫,他在动物园工作,有天出现了《阿莫的生病日》,另一个老头叫鲁拉鲁,他有《鲁拉鲁先生的院子》和《鲁拉鲁先生的自行车》,还有一个老伯伯叫甘伯伯,他有天和小动物们一起开始了《甘伯伯去游河》;我们一起《在森林里》去《野兽国》探险,碰到了《大猩猩》,和它说《晚安,大猩猩》,在《你睡不着吗?》时妈妈让你《猜猜我有多爱你》……

        还有好多好多我们一起读过的书,每写下一个书名,就是我们俩一起阅读的回忆。我们盘腿坐在床上的身影,我们把腿翘着放在书桌上的样子……想起来自己真的好幸福,有一个愿意听我讲故事的你,孩子,谢谢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你两岁前,我们竟然读了这么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hm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