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潜心学习亲子教育已经将近2年半的时间,回首走在传播学问的道路上,渐渐地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收到越来越多的困惑和焦虑!对孩子、对老公、对朋友、对公婆等等,仿佛生活中处处藏着不如意,稍不留神,就会被这些暗箭所伤。而且自己还久久无法释怀,不时把伤疤揭开以昭世人,诉说自己的苦楚和不易!
2
在这条道路上,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精进自己的同时,我也对越来越多的的案例看的更加明白!渐渐发现,不管是我自己也好、还是跟我分享交流的家长也罢,大多时候负面情绪的升起,不管是生气还是沮丧,不管是愤怒还是失望~~每每此时,我们都觉得被这个世界辜负,被所有人不理解!其实最深处都源于我们从来没有看见自己真实的面相:那个操控我们的情绪闸门——“我觉得~~”的妄念!
3
很多人这一辈子,穷其一生,都在证明“我觉得~”是对的!
(一)孩子没有吃完你给他盛的饭,你就焦虑啦。因为你对他的“苦心付出”没有被接收,因为“我觉得”你吃不完这碗饭怎么会饱呢?
(二)老公回家太晚,你就开始抱怨,横眉冷对、恶言相向!因为“我觉得”回家晚根本就是对家庭不负责任啊!
(三)婆婆收拾家务不细致,你心生嫌弃,冷言冷语,因为“我觉得”她都操持了大半辈子家务,怎么还可以做得这么粗糙!
……
5
场景一里,你只觉得孩子应该吃完那一碗饭,可是从来没有想过在盛饭之前,问问孩子到底饿不饿,他需要盛多少!
场景二里,你只是觉得老公回家晚,并且用自己的主观臆断就给老公划了一个大大的叉。而你有没有真正关心过他在外面加班、出去应酬到底累不累呢?
场景三里,你只看见婆婆收拾家务不够细致,你觉得家里应该摆放有序,窗明几净,桌上有花草点缀,房间有芳香扑鼻~而你从来没有细细体味过,婆婆大半辈子的生活习惯,已经为了迎合你的喜好而在悄然变化!
6
这些话是在提醒你,同样也在叩问我自己!我们在用“我觉得”去作为衡量事件和人的标准,当事实发生与我们的期待目标稍有偏差,便觉得遇人不淑、命运多舛!而从来没看清,原来“我觉得”其实就是一个先入为主、有失客观的误导呢?!
7
“我觉得~”就像一个将你催眠了的魔咒,遮住你的眼,让你看不清;堵住你的耳,让你听不到;蒙上你的心,让你感觉不出~~最后只能用头脑去编织出妄念、升腾起批判,让你和爱渐行渐远!
因为有了“我觉得~”的预先设定,我们便急于去找寻期待中的结果,从而只关注事件本身,便渐渐忽略了人!当没有了对人的“看见”,便缺少了情感的链接,“事件”本身便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8
从此刻开始,瓦解头脑里的妄念和自我编织出的期待,给到对方一个自由而有温度的空间!
从此刻开始,放下“我觉得~”,让自己目中有人、心里有情、话里有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