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锦璱(简书)
117.“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说文》:“仁,亲也。”仁这个字,从二不从三,代表天地之道。故而,“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才会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想要修炼成“仁”,必对天地存敬畏之心,与人相亲相爱。孔夫子心中的仁,始终都是诚心诚意,“泛爱众而亲仁”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饱含温情的普世价值。
通往仁的道路,从来没有具体标准,亦如孔夫子主张的因材施教。故而,仁,至始至终都只是一个方向,不是终点。
只要起善心,动善念,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行走在去往“仁”的路上。即使直到生命尽头,我们未必能达到“仁”的终极目标,但感恩有活在过程中,就已经得到了灵魂的充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