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春秋历史有意思好玩的历史
王伦起义后,范仲淹建议皇上不杀弃城官员,为公还是为私?

王伦起义后,范仲淹建议皇上不杀弃城官员,为公还是为私?

作者: 史壮宁 | 来源:发表于2018-10-26 07:05 被阅读17次

王伦起义后,范仲淹建议皇上不杀弃城官员,为公还是为私?

2018-10-22 20:24英雄/水浒传/春秋

《水浒传》里,施耐庵的笔尖轻轻地一扭动,就把一个顶天立地铮铮铁骨的起义英雄写成了一个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龌龊小人,“白衣秀士”王伦就是这样蒙受了千年的不白之冤。

蔡京的小儿子蔡絛(同绦)在他的老爹倒台之后,写了一本《铁围山丛谈》,如能不以人废文,这书也仍有可观之处。此书卷一中稍带着写了一件事,只有一句话便轻轻带过:“当宝元、康定之时,会山东有王伦者焱起,转斗千余里,至淮南,郡县既多预备,故即得以杀捕矣。”

说山东曾经有位叫王伦的人造了反,但没成什么气候,好像是大宋的官员们都训练有素且很能战斗,轻而易举地就把王伦摆平杀掉了。

说实话,蔡絛的说法很不靠谱,仍有粉饰太平的嫌疑。因为根据欧阳修给谏院上的“论沂州军贼王伦事宜札子”所言:“臣近闻沂州军贼王伦等杀却忠佐朱进,打劫沂、密、海、扬、泗、楚等州,邀呼官吏,公取器甲,横行淮海,如履无人。”

但欧阳修的话也有可推敲之处,王伦能够转战千里,横行六州,其势力应该不小,但欧阳修写“比至高邮军,已及二三百人,皆面刺天降圣捷指挥字号,其王伦仍衣黄衫。”

简意为:王伦起事之后,确实是势不可挡,人数应当远不止二三百人那么少,淮南的郡县不少官员都弃城而逃了。后来王伦被平,朝廷要治这些官员的罪,当时任枢密副使的富弼负责处理此事,他认为这些弃城官员应该统统杀掉。

但时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却认为不可,他认为江淮一带的郡县只是徒有其名,城壁远非边塞可比,所以守不住城,也不能全怪官员。仁宗皇帝当时还是很大度,觉得施政当以宽仁为怀,于是这些弃城的官员都得以逃过一个大劫,保下一条小命。

读到这里,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人皆言范文正老成谋国,但谋国之时又谋身位,似存为私之嫌,不知读者诸公怎么看?

相关文章

  • 王伦起义后,范仲淹建议皇上不杀弃城官员,为公还是为私?

    王伦起义后,范仲淹建议皇上不杀弃城官员,为公还是为私? 2018-10-22 20:24英雄/水浒传/春秋 《水浒...

  • 第五十八章 日落!樱花催离别【已完结】《我的微战国》

    正当汉城的朝鲜官员建议明朝守将弃城逃跑的时候,全部日军却悄悄地退回了朝鲜半岛南岸。按照丰臣秀吉的战略,为实现朝鲜...

  • 纪由:关 于 公 与 私

    一、如何理解“公为公中私,私为私中公”? 公与私在字面上是两个相反的概念,实际上公与私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它们之间都...

  • 苏州忆

    两临苏州,一为私,一为公。私为赏姑苏山水之曼妙,公为探江南名城之商业。私观苏州,恰逢江南春绿,柳绦成荫,花馥兰馨,...

  • 蔺相如少私为公

    战国时期的蔺相如,为人胸怀宽广,从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得失,是一位识大体的君子。 渑池之会后,蔺相如回到赵国。由于再...

  • 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

    《世法哲言》(六十一) 大德者多于公诸弃错,怀私者常于强词夺理,因瞻何来?强夺之理则非为理,故以非理而盖其私。 一...

  • 书评‖《南洋国商》‖为公为私,为国为己

    国商: 『虽也逐利,可无一日不想着国富民强。国家受辱、人民受欺,无一刻不感同身受,常为家国事也夜不能寐,夙夜兴叹,...

  • 左传笔记036|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 楚子城陈、蔡、不羹。使弃疾为蔡公。王问于申无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对曰:“择子...

  • 一字一故事……公

    公,甲骨文会意,八是分割,口型为物品,分配物品为公 ,金文会意为去厶(私)为公 ,篆字、隶书、楷书接续字型至今 。...

  • 4.宫中相见

    官员们一一送寿礼,皇上宣布六阿哥上前听封,大臣们目光注视在这个令人骄傲的六阿哥身上,皇上高兴封了六阿哥为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伦起义后,范仲淹建议皇上不杀弃城官员,为公还是为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nh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