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生活中的你
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家里要来朋友就会
很忙,需要突击收拾一番
要找的东西常常找不到
好不容易收拾好的衣柜
两天就又回到老样子
满满一衣柜的衣服
每天早上还是没有衣服穿
……
不得不承认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这样
所以我开始想着办法
给生活做做减法
——断舍离
"断舍离"应该怎么理解呢?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更多的是需要,以自己为主角,去思考:
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现在对自己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最开始的时候,我对断舍离的理解就是扔扔扔。
对略显老旧的衣服鞋子、用不上车票与书籍进行了处理,当时觉得顿时宽敞了不少,人也轻松许多。
拿我们爸爸妈妈那一辈人来说,非常讲究居安思危,觉得有些东西留着总归会用的上,扔掉太可惜。
他们经历过物质匮乏的日子,这种意识就体现的尤其明显。
可事实却是,几乎不会再去用它了。
长时间都不使用的一些东西,它的存在就会是一种负担,占用空间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打理。
当这种维护成本远超物品本身价值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果断开始"断舍离"。
"断舍离"的道理听起来很简单,学的人大概五分钟就学会了,难就难在不好践行。
以下我有几个小建议,也许有助你更好地践行:
1、扔掉无用
简单点来说地说,就是扔掉往后基本上不会用到的东西,或可有可无的东西。
有一个参考指标:使用频率,比如半年一次,或者一年一次。
扔的含义其实也是多种多样的:
(1)捐
很多贫困农村地区物质并不像城市那样丰富,衣服、棉被、食物对他们来说,就是极其珍贵的,把物品捐出去,同时也是一种善举(淘宝、支付宝搜索关键字“捐赠物品”即可)。
(2)卖
现在的二手交易平台很多,需求也很大。
可以在朋友圈,群聊,也可以在闲鱼,这种方法让物品物尽其用,还可以额外增加一些收入。
(3)扔
当然,也许上述方法都不适用了,就可以把它送到垃圾袋了。
2、理智购买
怎么样才算理智购买呢?
走下买之前可以想想,有没有可以替代它的物品。
买东西的出发点,是因为价格便宜吗,还是因为没了它真的不行,活不下去了(夸张说法)?
(1)只买需要,不买想要
衣食住行是每个人的必需品,你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最好的办法就是结合自身。
比如你想买一个包包,那当然没问题,关键是看包包的价格和你的收入之间的关系,为了买个包,一年紧衣缩食就非常没必要了。
(2)理智看待促销
促销的背后,是商家希望让你觉得买得越多,占了越多便宜,可是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呢?
便宜,可能意味着要花更多时间,或者意味着更多的问题。试想一下,又便宜又好的事情,你遇到过几件?
(3)只买合适
衣服再好再贵,如果你穿着不合身、不舒服,那也是白搭,不要盲目从众,不要盲目信赖名牌。
(4)够用就好
除非刚需的物品,不要囤积。
这里可能还要提一点,就是付费课程。
很多人什么都想学,写作、音乐、画画……
什么课程都想学,什么课程都报,最后的结果就是,钱花了,啥也没学会,因为没有那么多精力,挑一个课程,学到精的思路,也许更好,够用。
同样的思路,也可以运用在网络社交上。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总是有人因过多的消息而产生焦虑,也包括我。
于是我试着退出无关痛痒的聊天群,卸载长时间都没点开过的软件,删除数百张重复多余的照片,对无序的文件重新进行整理分类,定时清除手机电脑产生的垃圾。
渐渐地在实践过程中意识到,"断舍离"的更胜层次的理解是:
它更鼓励自律,让我们专注于自己想要的、需要的事情上。
比如说,如果自己都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或者做一件事情,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
因此,不要轻易地放弃自己想要的,需要的东西。
我们随时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需要的,这本身就不是一道简单的命题。
想变瘦,你得选择放弃油炸烧烤,而去运动健身。
提升技能,你得选择放弃网剧游戏,而去学习。
"断舍离"的机制就是一种关于选择的练习,实践地越多,选择力就越强,执行力也就越强。
于是"断舍离"不仅成为一种减法,更是一种加法,添加的是你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对事物的执行力,这需要你通过生活中不断地选择来掌握。
你需要做的事情是:每天一点点的来,并且付诸行动。
北北周,简书情感类理财类优秀作者,一枚理性爱财的新媒体运营小仙女。微信公众号:北之角(ID:Natureph)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