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吉林省
年味儿(3)

年味儿(3)

作者: 克舟 | 来源:发表于2014-02-08 09:14 被阅读0次

    东北苦寒,物品稀,食材少,可年还得过。边地人们的饮食智慧也就展现得淋漓尽致,各色腌菜,各样包馅,翻着花样。腌制咸菜在中国广大地区普受欢迎,坛子文化并不独特,酱菜各省多有,一桌子咸菜也就没什么了不起,咱自然不能学棒子把泡菜独霸。说起特色食品,粘豆包就是东北很有代表性的年味食品。

    幼时,小年一过,家里就开始做粘豆包,做好放入户外缸中存储。一切工艺纯属天然,是传统食品的典范。做粘豆包,先准备好材料,买大黄米,孱入苞米碴子,用水淘米,淘好的米,放置盖帘上,垫盖帘一角成坡度,将水沥干,去磨面处加工成面。面备好了,才能开始做粘豆包,锅里放入凉水,加黄米面,烧火,打成浆糊状。将热腾腾的面糊淘出放进盆子,和上黄米面。面盆置热炕头,捂被,发酵一宿,握拳用手指背揣(揉和)平发酵好的面团,用劲多揣几遍,这样面豆包才能筋道好吃,如俗语所说:“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诚哉斯言,仅指后半句,前句止增笑耳。揣完面,盖上盖子,罩上棉被,醒面一小时,再揣几遍面,包馅用面就一切准备停当。

      豆包的豆馅取自大饭豆,大饭豆呈棕红色微带白斑,将大饭豆煮熟,一股面面糯糯的豆香味就充溢整个屋子了,煮熟的豆放入糖精(因白糖价格贵,过去常用糖精替代),后捣成泥状,豆馅大成。做好的豆馅绛红中掺杂灰白,豆馅攥成核头大的馅团,以备包用。

      从揣好的黄米面团中,揪一小块面团在掌心压扁成剂,筷子夹起豆馅团,一手拖住面团,一手用拇指和食指慢慢向上推面团至合拢,两手将面团旋转团圆即可,至此成豆包状。做粘豆包时,有喜欢团成尖状的,即使不如此,团时也要细长些,因为蒸时会蹋下来一点。蒸制粘豆包要在屉中垫上苏子叶,找不到苏子叶可垫生菜、白菜防粘锅,大火蒸二十分钟,可出锅。出锅后,摆盖帘上,放室外冻上,天然冰箱在这个时候,总给我们莫名感动,可谓心怀冷藏愿天寒。蒸熟冷冻的粘豆包成型不散,列列排排用缸储,随取随吃在锅里热透即可。这般粗粮细作,写来也很费一番周折。

      蒸好的粘豆包黄澄澄,口感劲道,耐咀嚼,可蘸白糖吃,品香甜粘;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吃,锅烙似的煎出锅巴般焦面,油汪汪的,品香酥脆;冬季里也有小孩子喜欢啃冻豆包,练牙齿,吃着玩。再复杂一点,还有滚上炒熟的黄豆面吃,增添了糊香豆味,称“驴打滚儿”。说老实话,小时我吃豆包儿总有些费劲,努努力两个而已,豆包终究耐嚼,下咽也需费力,吃粘豆包我就喜欢配上各式咸菜,家中腌炸有卜柳科(酱大头菜)、姜丝辣、糖蒜、黄瓜、油茄子、蒜茄子、辣椒、牛肉酱……这些酱菜,或撕或切,或条或块,或丝或片,拌陈醋、点芝麻油、浇辣椒油,再撒上芝麻,当真开胃养眼,令人食指大动。我小时就喜欢这些油酱颜色,因口重故,平常吃饭也多食几筷咸菜,下饭增食,寒冷中增加了气力。可各式咸菜终究为辅菜,过年少提,免充破落户,有空儿时不妨写字细谈。

      说来我也只小时候吃过母亲亲手做的粘豆包了,年纪大一点儿,家里便随吃随买。诸事亲力亲为,才下笔细腻深刻,仅凭记忆未必准确。社会分工越细,家庭中亲手营造的年味就递减一分,母亲忙里偷闲,倒是我之懒人所愿。粘豆包的粗粝,经饿耐饥,素朴式样就像东北人直爽性格,离乡愈远愈久,冷眼饱看人情,再回想故乡滋味,方可下笔成趣。在异乡读《诗经·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我总觉得黍稷就是做粘豆包的大黄米,即便明知不是。怀念吃豆包,遥想苗穗饱满丰茂状,生起点儿“黍离之思”,无关宫室兴废,忆及幼时荒废家园,念“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沉吟再三。

      俗话讲:“别把豆包不当干粮。”可见粘豆包受重视程度,年景里粘豆包自然比不得饺子,可有它的重要。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食品高下,因地制宜尔。品尝食物,个中滋味也暗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味儿(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fh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