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着,突然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
这时候他听到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赶路!”
僧人被这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僧人很迷惑,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
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真好呀!原来你是为了别人!”
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人撞过?”
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撞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撞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撞我了。”
僧人顿悟,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的身边啊!”
盲人的灯笼在无私地为他人指路的同时,也使自己免于被撞的危险。
看起来盲人是无私的(他不需光明,他能无私给别人光明),其实他也是自私的(怕别撞到自己),他自私,也可以说是无私,他的无私,也可以说是自私。

而我们与盲人的境界差别,仅仅在盲人承认自私,而我们只不过披上华丽的无私外衣掩盖自私的目的而已:
多少干部五加二,白加黑都说是无私的奉献,难到没有“得到领导表扬,甚至得到提拔的私心吗?"
我看不仅有,而且后者是最主要的目的,前者只是形式。所以,一旦自私的目的实现不了,就会出现各种各种的问题:有的摞挑子,有的开口便骂领导瞎眼,有的抱怨,有的发牢骚……
真正无私的人恐怕没有,能做到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小私的人境界很高了,能处理自私与无私的关系,做到双赢(瞎子做到了),我们也应该能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