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

作者: 清泉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24-12-29 21:46 被阅读0次

昨天找笔记本的时候,翻到了以前的读书笔记。以前的读书笔记都是手写到笔记本上的,足足有5本。

看了里边的内容,真是令我汗颜啊。当时做的笔记可仔细了。先是每本书的作者简介,然后是看这本书自己想知道什么。再下来就是每个章节的小结和读后感,还包括金句摘抄。读完整本书后,还有整本书的读后感,包括整本书的结构,然后还要画思维导图。真的是很详细很详细,现在回顾看一下,很多书中的内容也能想起来了。看来当时自己读书真是下了功夫了。但是好景不长,这种读书也持续了没有3年,而且我都是工作之余读书,这样读一本书,至少得花一个月,因此实际上也没有读多少书。

而我现在读书,就相对粗略多了,只在整本书读完了后写读后感,而且只写对自已有感触和有启发的地方。什么书的结构安排,每章小结,统统不考虑,更不会画思维导图。现在读书,就是囫囵吞枣式的。这样读书,一本书最多半个月读完,最少一周就读完了。

以前的这种读书方法,好是好,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其实也没有记住多少,过一段时间还是大部分忘掉了,也仅仅很少一部分能回忆起来。而且这样读书感觉很累。现在读书,虽然说是快,但是确实是针对自己有启发感受的地方进行输出。虽然过一段时间也是很大部分读过就忘了,但是这样读书轻松了很多,而且接触的知识面更广,现在相对于以前,读书没有太大的要求,更喜欢读书了,感觉自己是真正爱上了阅读。

现在我读书,虽然说像猴子掰玉米,到头来什么都没留下,但是读书面临的不是一个玉米地,而还有小麦地,各种树木的森林,各种果园。在一片玉米地里深挖,是能收获很多玉米,但你永远也不会收获小麦,各种水果蔬菜,各种树木。知识的积累应该是先简单后复杂,先认识了解个大概,在不断填充细节,建立整体概念。先到玉米地里,先对玉米植株整体外形有个了解,再次遇到,看看玉米外形,然后再遇到,剥开外衣看看里边。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就建立起了自己整体的知识体系。一本书也只能讲一个知识体系很小的一方面,一次性靠一本书完全建立起知识体系,好像也不太现实,而是要靠很多本书逐步建立起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xa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