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小郑
从京城过来的小郑一家,是我们这家家庭旅馆刚开张时来的第一批长住客人。小郑是从京城、开着一辆红色的桑塔那私家车过来的,搭载着他们一家三口。据他说,看中我们这个家庭旅馆的理由是:靠近海边,可以提供做饭用的厨房,且有一个可以停放小车的院子。
小郑和他的老婆都是属于那种矮胖型身材的人。
他们住进来后就和我们在一个灶台上作饭,在同一个冰箱里贮存食物。我们自然也就知道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每天都买了些什么、吃些什么。他们毕竟是有钱人,但凡市场上什么好,什么时鲜,他们想吃什么,就会去买什么来吃,根本就不在乎价钱的贵贱。他们的一日三餐,顿顿是大鱼大肉; 晚上还要吃夜宵,时不时的还要邀请我们陪着一起吃。这种吃法,也难怪他们要肥胖了。有一回,小郑居然在海边一次就买了三只新鲜的大墨鱼,重量大约有近十斤左右。搁在冰箱里,吃了好几天。不但是他们一家人吃腻了,连我们也帮着吃腻了。平时,小郑老婆的胃口又特好、特能吃,可她又老是嚷嚷着要减肥。于是,就有了诸多的烦脑,并常常向我们诉苦。在我看来有些矫情,这新富人因为肥胖而产生的烦脑,与穷人衣食无着的烦脑,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只是淡淡的给她说,你如果真的想要减肥的话,那就要注意膳食平衡,管住嘴巴,少吃大鱼大肉。
有一个精典的话这么说北京人的能侃:美国人的航天飞机上的皮钱漏了他们都知道,可是自家的屋顶漏雨了却不知道。这小郑,也真真是让我们领教了北京人的能侃。小郑文化程度并不高。按照他的说法,也就是初中毕业吧。可大凡是时事、政治、经济、军事种种话题,也不管他懂多少,都要发上一通议论。要不然怎么能是皇城根下长大的北京人呢?当然,他也有一些过人之处,特别是在经济方面的信息。他很注意房地产的市场行情。不然他怎么就发了财呢?
有时我们一起搬了椅子到海边坐,看看海景且聊聊天。海边的草坪上,常有些游人吃了甘蔗把甘蔗渣乱扔。他看到了,就会主动去捡拾,然后扔到垃圾桶中,并批评那些乱扔垃圾的人。当然,多数扔了垃圾的人,看他不是城管的人,认为他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根本就没人理会他,更不把他的批评当回事。于是,他就会摇着头感叹道:三亚人(其实游客未必是三亚人)这素质啊!我要是当了市长,这种行为肯定是要重罚的。我们便学着他的京腔,调侃他:您这不是还没当上市长吗!
小郑住的时间长了,相互间交流多了,就知道他是原不过是京城某个区邮局的职工,是国内第一批依靠政策先富起来的人。前些年,国内正好大搞通讯建设,他逮住机会,拉了支队伍出来承包建造通讯铁塔。河南、河北的很多电讯铁塔都是他的团队建造的。他也因此发了财。似乎是因为远离京城,他也不忌讳说出承包工程其中的猫腻。他说,其实承建一个铁塔,成本也就是二十几万,但承包价都能开上到四、五十万元。当然,这利润嘛也不都是自己得,方方面面你都要照顾到的。言下之意,我们就知道,贿赂的事是免不的了。市场经济嘛,事事都是利益驱动的。现在,他在京城里住着高尚小区,并且有几处自己的铺面。接不到工程时,平日里也没有太多的事可做。他说,在北京过冬他不适应,每年过了十月份天气一冷了,就会不停地感冒。所以他们要到海南来避寒。冬天冷不着,夏天热不着,候鸟似的四处迁徒,这就是眼下富人们流行过的生活方式。
小郑不单对京城冬季的气候不适应,他的肾脏似乎也不是太好。常常见他老婆给他熬一些据说是治肾、补肾的中药汤子喝。这也是一些新富人中多见的毛病。据说,都是发了财之后纵欲过度给闹的。平时说到风流韵事,我们就会调侃他,听没听说过这样的民谣?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 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重庆不知道自己离婚少,不到三亚不知道自己肾不好!你现在看来是应着了最后这一条了。小郑听了之后,哈哈大笑。
小郑有两个女儿。随他夫妇来的是小女儿。大女儿因为要上学,还在京城里呆着,说是要等到放寒假才可以过来。他们家雇有保姆专门留在北京的家里照顾她。小女儿长得白白胖胖的,跟她那“圆圆”的名字一样逗。小女孩说话斯条慢理的,一口纯正的京腔。说话时稍微有一点点结巴;爱摆小大人的样子。那阵子,常有棋友过来找我下围棋。但凡有我的棋友过来,只要她在,她都会主动去值班室里拿上一只一次性纸杯,帮着客人倒水。倒好了水,她会甜甜地说,“叔叔,我帮你倒水了,你喝吧!”这稚嫩的举动让我的棋友们都觉着十分有趣,觉得这个四岁的小女孩真逗、真可爱。
因为这小人儿太可爱了,我们就常常逗着她玩。我说,你爸妈已经答应把你送给我们养了。你就别回北京了吧。或者说,你爸妈已经把你卖给我们了,我们已经把十万块钱的帐都清付了。你必须留下来!她听了之后,会作出认真的思考状,说,可是,可是我要是想我妈妈了怎么办?或说,可是我还要上幼儿园啊!
小郑一家人来的那阵子,正好赶上伊拉克的局势紧张。美国人每天都在忙着调兵遣将,正准备要好好修理修理老萨。对于打仗的事情,小郑当然是最来劲的。他每天都会上街买来各种报纸,阅读相关的信息。每当我晚上值班时,他就会过到值班室里和我一起看电视,一起讨论国际形势。几乎每次的开场白都是那句话:老陆啊,咱们来讨论讨论萨达姆那小子的命运。
小郑是春节过后走的。他们一家人开着自家的车,一路游玩消消停停回到北京;到了京城没多久,就打来电话,说,昨天伊拉克战争开打了。我说,我知道了。他说,照你看这场仗会打多久?老萨会不会被美国人逮住?要是美国人逮住了老萨,会不会被审判?我一听那架势,妈呀,他是要在长途电话里跟我讨论伊拉克战争耶!可惜,那天我正在忙着家里的事情。我没闲功夫跟这个京片子在长途电话里探讨伊拉克战争。我们只谈了十分钟,我就挂了。
到了第二年的十月份。那天我正好行走在大街上,突然就接到他来的一个电话。我以为他是要为今年到三亚过冬预订房子,很快就会带着一家人到三亚“猫冬”了。谁知,他电话里告诉我的却是另外的消息:他们一家人已经办好了移民新西兰的手续,过几天就要离开中国,去新西兰。我说,咱不当中国人了?他说,当新西兰人。心还是中国心!
我不由心生感慨:这些新富人啊,还真能随心所欲! 2008年
(有中短篇小说集《美人迟暮》在京东网店销售,点击陆小华《美人迟暮》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