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便宜,倒也不是真的特别便宜,是一份实付款23.5的“无骨金汤酸菜鱼”。
关于便宜,是两个说法。第一是外卖标注原价合计是59.7。当然我看到什么“回馈新老客户”的一粒牛肉丸原价5.8满减后0.9就得知,先用超高原价表明身份,再用折扣表现实惠。“不要5999、不要3999、不要1999,现在打进电话,只要998!是的,你没有听错,现在打进电话,再送价值2399的豪华家电三件套……”
第二,就是相对于平时点外卖,每餐都是四五十的,这样的实际消费一对比,这一顿的确是便宜了很多。馒头稀饭是一餐,燕窝海参也是一餐,虽然后者没见过,但也不至于需要天天是馒头稀饭。其实最主要的平台偶尔有满减券,什么满38减5块,满50减8块,而自己常吃的就那几家,甚至就那几份样式,所以每次外卖的价格都差不多的。
诚然,不管是价格虚标还是足额满减,都只是促销手段,我们点外卖,也不一定是非想吃他们家东西,可能只是懒或者忙。23.5的“无骨金汤酸菜鱼”,那份量,那味道,和我在公司食堂吃的8块钱的水煮鱼,基本没什么区别,可能就不是金汤罢了。而我平常经常吃的汉堡快餐、炒饭、麻辣烫什么的,其实也经常觉得只是习惯性充饥,并不觉得好吃,有时还很难受,拉肚子什么的。但是晚上待得饿了,再去外卖平台点东西,看看这,看看那,算了,还是“再来一单”吧。
这份23块5的酸菜鱼,我记忆很深,就是因为这两点。即便平台显示上如此大的折扣,依旧量少味差不划算;没有用到平台满减券,感觉和平时外卖消费习惯不搭配。或许有时候做人做事也都这样,即便是觉得不合理、不开心、不舒服,也依旧觉得没有主动去改变的必要。我也不必埋怨什么商家骗人、平台坑人什么的话题,只不过是自己主动点的外卖,又没人拿枪指着我。当然,并不是推崇沉默或妥协,如果是事实,你也可以给差评、点举报、投诉什么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只要是情况符合事实的话。
有时候我已经搞不清事实了,每次点外卖都四五十,算是贵还是便宜呢?我点的是火锅靓汤或者汉堡快餐呢?
“我走进超市,发现五花肉已经快30一斤了,真贵,降价了再买。打开手机,这个限量塑料小人造型挺别致啊,才899,真划算,买来收藏。我知道五花肉之前正常的时候也就十几块,所以它现在是贵了。我知道这些塑料小人不多见,价格处于行价,所以我不吃亏。五花肉这顿不吃,死不了,这个塑料小人卖光了可就买不到了,可以抢。”
或者他说的对吧。当然,经济收入只有月入三千,我才不会纠结要不要在上海大都市买大别墅,因为根本就买不起。但我需要房子吗?可能我真的需要。我既没有买五花肉,也没有买塑料小人,甚至点了一份和平时低价一半的外卖,但这能促使我树立起月入三千在上海买大别墅的幻想吗?
它只是一份外卖而已,我也只是个普通人而已。一切都没什么变化,一切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只不过是我恰好点了那么一份外卖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