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923/2ea6876bcf147959.png)
查阅《霜天晓角》这个不怎么常见的词牌名时,不经意看到南宋词人范成大名下两首词,读罢颇有滋味。
其一是《霜天晓角·梅》: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大意为:傍晚时天晴风息,心头立刻来了一丝丝的温情。多日来的倒春寒威力也在减弱,凛冽肆虐的寒气似乎渐渐离去,(于是有了赏梅之举)。但见几枝寒梅攲斜于寒风中,显得精神抖擞,情意脉脉,浮云漂浮在在高远的天上来来去去,梅花莹白胜雪,显得很是特立独行。
眼前这景致真是绝美,美至极限,可与此同时,愁情与幽思也一点点被勾起,很快聚拢到无限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和感觉呢?我不知道,也无法对人诉说,因为理不清头绪呀,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没遇到能够理解你心头愿想的那个人。空对这如此的美景,无比寂寞孤单,如果非要想倾诉心中的惆怅不可的话,那就拜托那两行低飞的鸿雁,它知道那个人此刻也独坐在画楼上的闺房里,思念着已经驻扎与她心中的那个人。
冬春之交,甚至最寒冷的季节里还能开出美硕艳丽的花朵,这难道不是天地间的奇迹吗?这也是梅花不屑在夏秋季节与百花争艳缘故。
第二首是《霜天晓角·少年豪纵》:
少年豪纵。袍锦团花凤。曾是京城游子,驰宝马、飞金鞚。
旧游浑似梦。鬓点吴霜重。多少燕情莺意,都泻入、玻璃瓮。
走在本来井然有序的街市上,前后左右,各行其道。可忽然仿佛来了一场无形的旋风似地,端然行走的男男女女立刻在混乱中纷纷躲避。原来是一队高头大马横冲直闯而来。骑在马背上的人年纪都不太大,个个耀武扬威,少侠一般。穿戴也明显与众不同,锦袍团花,煞是威风,一副刚刚打战场上下来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一回:“为头一人,头戴武巾,身穿团花战袍”),甭问都是那种世代簪缨,仕宦贵胄之家的少年公子,游侠儿之类,“少年不知愁滋味”呢。他们胯下骑的是名贵宝马,连马嚼子都泛着明晃晃的金色,鞍韂脚蹬那就更不用说了,看着都金贵得不得了。古人道“纵鞍则行,揽鞚而止”,可人家愣是不“揽鞚”,不收缰呀,街市上的草民百姓也就只有担惊受怕,拼命躲避的份儿了。
说句不嫌卖弄的话,此类打广告般的虚活儿,不是吹,咱年轻时也玩过,只现在两鬓已霜,不愿提及罢了。不可否认,尔等由此招来的少女爱慕眼神少不了的,一段接一段的燕情莺意,看上去十分美好的“浪漫爱情”没问题走马灯似地,”可是,小子,我告诉你,你的这一切,奢华高调,金马雕安,跋扈嚣张,美女环绕,最终都会泻入一只外观漂亮的玻璃大缸里,哪天里极偶然的一次铿然撞击,看上去坚不可摧的玻璃会轰然而塌,瞬间变为一堆不可收拾的碎片的。《红楼梦》第十三回:“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指的就是这样的自寻死路。
词中的“宝马”一词也许就是个死穴,要不然,整整九百年前的范成大,笔下所描述的情形怎么与今天繁华都市里经常出现的社会真实是如此的相像呢?
人活着,不要透支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923/136f58ac037b1e0b.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