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好好学习》后,这是成甲的又一部力作。这也是我们学习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我们很多人从不同的领域学习了很多不同的知识,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却不能将这些跨领域的知识,化为自己本领域的,为自己所用,这个是当前很多人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样利用这些知识帮我们解决问题呢?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这本书的目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未来的竞争,对我们的洞见问题本质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那么,怎么提升呢?
一.如何提升洞见力
我们的假设和事物发展规律的重合度越高,说明我们的判断越准确,洞见本质的能力也越强。
提升洞见力的关键不在于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找到更底层的规律。过去靠经验和花费时间学习的知识,不能触及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原理,也就无法突破自我认知的边界。
要掌握更多的原理,就要从学习掌握多元思维模型开始。
二.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
所有能够持续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都可以称为思维模型。
对我们而言,只有那些在遇到问题时能真正用到的策略,才是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
三.多元思维模型解决问题的四个层次
1.经验技巧性:
往往出自实践经验总结,在我们处理具体问题时可以提供思路启发。
2.方法流程型:
把很多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标准化、流程化。麦肯锡工作法是在这个层面的可复用的思维模型。
3.学科原理型:
是各门学科中科学家们发现的重要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
4.哲学视角型:
是指不同学科思考问题最基本的思考方式和思想,是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不同角度。
四.学习掌握思维模型的实战方法
从生活中最常见的两个学习渠道入手:读书和工作。
1.通过读书寻找思维模型的三个方法
01.查字典法:快速发现有效的经验策略和方法论
把书当做“字典”,遇到问题去查找相关的思维模型,没有阅读压力,效率也高。速度虽快,但可能理解、记忆掌握得不牢固。
02.关键词法:寻找更系统的思维模型
就是把阅读的单位,从在文章中找模型单点突破上升到从全书中找到分析逻辑的系统思维。把重要的概念、思维模型以关键词的形式找出来,组织成解释问题的知识结构,即关键词网。
03.知人论世与思想地图法:看到思维方式和策略的局限性
“知人论世”的方法,即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思维方式,回过头来再看他写的文字,就能看到不一样的内涵和意义。
其核心本质是要理解一个思维模型的产生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适用边界。越伟大的观点和道理,越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字面意思之外的背景。
我们在学习任何一种思维模型时,没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模型,只有适合某种情况的思维模型。
任何一种思维模型都归属于人类解决某类问题众多思想中的某个支流。这些思想大河中的各个流派,连接不同思想的脉络,最终绘制一幅属于自己的思想地图。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了,无论你学习了何种知识,它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会有属于它的知识体系。
那么我们怎样将这些知识融汇贯通,并运用到实际当中,帮我们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本书的意义所在,希望能帮助到你,共同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