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奸论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24-08-26 21:03 被阅读0次

宋·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1069年,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对。保守派为打击王安石,传出了这篇文章,并署名为已死去的苏洵,借以显示作者早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就“见微知著”,预见到他得志必为奸。《辨奸论》是否是苏洵所作,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

把《辨奸论》全文连贯起来看,在写作目的上,作者确有所指,而所指的具体人物,作者又未点明。我们也没有必要进行烦琐考证。仅就立意谋篇上来说,本文确属古文中的名篇。

作者提出的“见微知著”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要轻视小事情,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积累而成的。“防微杜渐”早就是古人奉为圭臬的名言。正如清人吴楚材所说:“见微知著,可为千古观人之法。”

本文突出的成功之处在于谋篇。文章开始先将天象和人事进行比较,指出了人事比天象更难掌握,并说明这是由于“好恶”和“利害”所形成的必然结果。

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不能不令人首肯。接着,又通过历史上山涛、郭子仪对王衍、卢杞的评论,说明了山、郭二人的评论虽有一定道理,但也有所疏漏,这就为下文的“今有人”起了铺垫作用。

本文的第三段是作者倾注全力发泄的部分,将“今有人”的种种表现尽情地加以刻画,一气呵成,有如飞瀑狂泄,其笔锋之犀利,论证之严谨,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而在结尾处,作者又留有余地地提出两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这就使人感到作者所持的公允的态度。

作者在批评“有的人”时,把生活习惯(如不修边幅)也作为攻击的口实,未免失之偏颇了。但是,这点微疵并不足以影响本文的成就。

相关文章

  • 辨奸论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输阔而难...

  • 舞行导师:《每日一句》2019.12.13

    不忮不求,与物浮沉。 ---苏洵《辨奸论》 不嫉妒,不妄求,只是顺其自然。

  • 苏洵《辨奸论》

    苏洵的文章《六国论》入选初中语文书,我们都背诵过。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

  • 苏洵 辨奸论

    事情有它必定有将要要达到的地步,道理有它本该如此的规律。只有天下那些心境静穆的人,才能够从微小的迹象中预知日后显著...

  • 日更311天红楼梦引‖2022.10.29『名家谈袭人01』

    清代红学家涂瀛论袭人 苏老泉辨王安石奸,全在不近人情。嗟乎奸而不近人情,此不难辨也,所难辨者近人情耳。 袭人者奸之...

  • 同时读苏洵苏轼文章,原来父子俩脑回路一样清奇

    同时看到苏洵、苏轼父子俩的文章,不由细细品味爷俩文风的不同。 这个版本《古文观止》收录了苏洵的《管仲论》《辨奸论》...

  • 不要把世界拱手让给了别人

    1、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宋·苏洵《辨奸论》 2、...

  • 代言体·苏洵《辨奸论》赏析

    吾本变法王安石,欣赏苏兄《辨奸论》。 擂台过招遇高手,敬重引以为同伦。 拳王鄙视劣败者,更愿自己被拳抡。 英雄自然...

  • 读书学词之: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 意思就是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 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 论奸

    现在凭着诚信做商的商人,说实话很少了。他们会觉得太傻,其实还有这社会的风气。 唯利是图。这个问题说实话,很多人,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辨奸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ea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