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我们从小就学到的一句话,长大后,好多人忘了
①学而不思
开卷有益,多读点书,多学点知识,一般来说总是好事
然而在互联网来临之后,这个逻辑变了
以前想学点东西,只寻找相关资料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现在,只要有台电脑,有个手机,就会有源源不断地“信息”,主动的吸引抢夺人们的注意力
在这个很容易迷失的时代,做减法比做加法更重要
学习之前,先明白自己为什么学,比学很多很多不成体系的知识点更重要
②思而不学
思想常常被放在一起,然而二者有区别
当一个人说:我想成为有钱人
这时候我们往往无法判断他能否达成目标
因为比想更深一层的思,起的作用会更大
会思考的人会接着问自己一个问题:
应该怎么做我才能成为有钱人
想是“what”
思是“how”
只想不思,是为空想
思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
思考问题时,在很大概率下,当前的认知无法做出回答,或者说无法做出正确的回答
这就要学,带着问题去学
思而不学,就是半途而费
③知而不做
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比如减肥
减肥的人,最初一定是从“想减肥”这个念头开始的,无论这个念头的诱因是什么,或者是健康,或者是爱情
然后必须要思考,怎么做才可以减肥
再然后会从书上网上朋友那里,找到n种减肥办法,节食、锻炼、药物辅助等等
剩下的就是实践,去实验,去排除,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结果
世上万物,莫不如此
如果都按照50%概率的话
有想法的人,占50%
有想法并且深入思考的人,占50%的50%
去学习寻找答案的,占12.5%
找到答案的,占6.25%
开始行动的,占3.125%
最终有所成就的,占1.5625%
成功就是这么难!
网友评论